在過去兩年,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教授楊錫鏘牧師(楊醫)數度主領HKPES的經文默想小組聚會,在聚會中,小組成員均有美好的分享。《職報》會將有關分享整理後刋登,以饗讀者。
日期︰2011年11月27日
經文:馬可福音十四3-9
朗讀與默想 互動對話 組員們默想後的分享和提問,以及與楊醫的對話。
分享 1:
其實這段經文也看過很多次,不過今次很特別地當看到第七節的時候,看到主耶穌說:你們不常有我。剛才在沉思的時候,想到要用以前沒有思考到的角度去看,其實會不會語帶雙關,就是我們關注一些事都很少牽涉到主在內,即是我們都只是關心自己的事,並非神所關注的事物。會不會自己心目中的是錢,或是一些資源。所以當這些資源投放在我們覺得不應該投入的地方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可惜,但在主的角度去看的時候卻十分不同。
楊醫回應:
我覺得大家可以想多些。我想先提出「有」這個字在經文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看經文會發現「有」出現了四次,我嘗試講出來:第一個在第三節,「有一個人」的「有」並不是中文「需要」 這個意思,而「拿著」就是「有」的意思,即要一個女人有一個這樣的香膏。第二次就是在第七節,在這節中出了兩個「有」:「因為常有窮人」,這是第一個,跟「不常有我」。還有出現在第八節,就是「她所做的」,她有的,她做足了的意思。不過我想要大家特別留意這個「有」,剛才說的對,這個原本意思可以說是耶穌就快死了,死了就沒有機會,就是剛才所說的:我們有很多東西,但卻是背離主的。
分享2:
我就看到這女人的信,她信主耶穌就快會死,以致她傾盡所有去買香膏去澆灌主。
楊醫回應:
那個女人的想法我們知道很少,她是不是真的信耶穌會死,經文是沒有強調到。但能指出她是沒有想清楚的,如果想清楚,這些香膏是會留到耶穌死的時候才膏他。我只能說她當時所想的,是耶穌可能會離開,所以她就想藉著這個機會,藉著可以做的時候就做,沒有想過怎樣做才是最好。門徒就不同,就算門徒真的信耶穌會死,他們可能會爭誰會做接班人,但這女人就不會,所以她珍惜這個機會。
分享3:
這件事情是最吸引我的是請客那位,即患大痲瘋的西門,而之前死裏復活的拉撒路也在席間。我覺得這件事本身是美妙的,但是那些人卻向馬利亞生氣,我想了很久,為甚麼會生氣的呢?其實這些人應該知道馬利亞的家發生甚麼事,現在他們惱怒馬利亞,說她可以賣了香膏,然後去濟貧。我們反過來想,為甚麼馬利亞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恩,卻要被這些人批評呢?從來沒人建議馬利亞去變賣香膏去幫助窮人,但卻在馬利亞「做不對」的時候發怒。我想了很長時間也想不通,而耶穌的反應卻很實在的,就像是「關你們甚麼事呢?」的感覺,即是為甚麼你們這群人要這麼多品評,而那幫人我只能用「八卦」,「多事」來形容。
楊醫回應:
這當然是我們在估測,不過其他經文提到他們是重視金錢。我估計是這樣的:其實這是誤會,可能當時有習慣就是一到逾越節他們就會花錢接濟窮人,在約翰福音耶穌指出猶大會出賣他,猶大離開時其他人以為耶穌叫他去接濟窮人。可能門徒本身也很窮,所以當他們看到那女人這樣浪費,就變成這樣。當然我們看到這女人對耶穌的心,猶如狂熱粉絲所做的事,其他人是看不明的。
分享4:
我就有兩個的想法,第一就是當耶穌向眾人說:「由他吧!為甚麼難為他呢?他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耶穌也說:「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為記念。」 我從福音角度去想,整個福音的核心是去做善事,還是焦點在耶穌基督身上?我相信耶穌沒有反對去做善事,但焦點是在放在哪呢?我想耶穌稱讚女人是可能因為她看到福音的焦點是耶穌。而第二就是時機,今天我作為一位信徒,我所想的是,我究竟是不是要把握時機將自己做到最好以貢獻給主呢?
楊醫回應:
其實我們要想下去的是,這女人做的事好像很沒用,但耶穌為甚麼會悅納?其中就是她把握時機,因為耶穌釘死的時候是星期五下午,取得屍體時大約是六時,只放在墳墓裡,而星期六是安息日,甚麼也做不到,所以婦女在星期天早上就帶著香膏去耶穌那邊,但耶穌的屍首那時候已經不見了,所以其實是沒有時間機會去膏他的,也是沒人知道的。也許未知才是矜貴,如果知道的話就沒有意義,所以沒有計劃,但有機會就會去做。
分享5:
我其實常常是個旁觀者,但今次卻明白那女人的心境,當我代入那女人的心情時,我聽不見耶穌的解釋,我只在意耶穌第一句說話,就是那種悅納,她只是隨自己的感動去表達對耶穌的情。打破貴重香瓶這件事是決心很大,而我們有心也未必會有這些行動去做,因為我們可能會受其他人言語所制。
楊醫回應:
第六節中提及,耶穌說:「由他吧!為甚麼難為他呢?他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這句說話所提及的美事到底是甚麼呢?美事英文是「Good Work」,而善事也是「Good Work」。在其他經文中,美事有施捨的意思。其實耶穌真正意思可能是:「由她吧!她只不過在做善事,是一種施捨,是對我的施捨。為何施捨予窮人就不浪費,但施捨在我身上就是浪費呢?」耶穌竟然需要被施捨,而此舉會貶低自己身份,但耶穌卻樂意去接受。之後也有解釋是因為在他死後沒有人能膏他,所以就當這個是為了他死的膏。但一語蔽之,想帶出的原則是就算施捨也是好的。只要是做在主身上,就是不浪費。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批評我們的行為及行動。我們可以問自己:我們是否真心為主而做。只要真心為主而做,就不是浪費。聖經也曾提及,為了我的名給一杯涼水一個小子飲,就是給我。其實這行動本身的價值很少,但只要是為了主的名而做,就是做在耶穌身上,所以重點是你的內心。
分享6:
經文中曾提及打破瓶子,但為何要打破瓶子呢?打破有打碎的意思,打碎瓶子豈不會令滿地都有碎片嗎?曾有傳道人說瓶子要打破才可使用,但總覺得有點不合理,因為瓶子本身是要承載物品,所以設計理應不會需要打破才可使用。加上可以想像當時是一個很狼狽,而非一個很優雅的場面。會否因為馬利亞感受到壓力,有迫切性,需要把香膏用完,所以才有如此反應,不顧一切,要把香膏用光。所以能否推論為是否優雅,是否要衡量利益也不重要。最重要是盡自己的一份,另外,這事件做成明顯對比,對比出旁觀者有一種謀算的感覺。所以對立點會否是一個很合理,對一個不太合理但卻盡自己所能呢?
楊醫回應:
這的確是一個很重大的決定。但當時卻未必如此狼狽,「打破」未必等於完全打碎的意思,因為香膏很名貴,為保存其香氣,所以在當時科技未發達的情況下,香膏是要整個燒瓷而成,並無封蓋。因此,要開啟瓶子唯一方法就是打破瓶子。正因如此,更突顯這是一個很大的決定,因為一旦打破瓶子就要用光,加上因為很名貴,所以使用香膏的場合只會是安葬或一些很大的喜慶場面如結婚等。而用法就是打破後倒在頭髮上,然後隨隨流下。香膏一旦打破後就會散發香氣,而香氣會濃烈得全屋也可嗅到,亦只能一次性使用。估計是她的嫁妝或家傳物品等。因此,她也可能知道這是最後一次見到耶穌而決定使用。
整理:廖展威
本文刊載於:HKPES《職報》三.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