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ty path
召命觀

坦然面對不可預知的人生(下)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太廿五14-30)

不知不覺間我們在「創造與人生」這專欄已寫了十三篇文章,討論的問題依然是在日光之下如何體會上主為我們所創造的人生。在日光之下,順與逆固然無從預料,人生的稟分更是無常,上主這樣的創造到底要告訴我們甚麼呢?也許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廿五章一個有關天國的比喻,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發。

在這個「按才幹受託」的比喻中,耶穌一開始就說明這是個用來解說天國原則的比喻,目的是令我們對上主的管治有較多一點的認識。在這個比喻中,主人是按三個僕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的,有人得五千,有人得二千,有人得一千。這三個人每人都有自己的那一份,但各人那一份並不相同,而且可以有很大的差別。更值得留意的,原來主人是按各人的才幹來分配銀子的,也就是才幹較大的有較多銀子,才幹較小的則有較少銀子。

在比喻中,得銀子最少的僕人因為所得到的少,所以就覺得主人是個不好的人,於是索性甚麼也不做,把那一千銀子埋在地裡便算了,結果主人給他的評語是「又惡又懶」。原來主人只要求僕人按自己的才幹,運用自己那一份來工作,根本不會把三個僕人的情況互相比較。那位得一千銀子的僕人卻把自己的一份與另外兩個僕人比較,而不明白他自己的一份原是按他自己的才幹而有的。對主人來說,那名僕人只須努力運用那一千銀子(甚至簡單地存在銀行賺利息也可以)就成了,根本不用與其他僕人比較。

這僕人因為比較,就看不見主人只是按才幹分配工作,亦沒有看見主人沒有預設的表現水平和比較,更沒有打算在「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一念之差,便得出主人是個「忍心的人」的判斷,結果悔之已晚。

當我們觀察自己和別人時,往往只看見我們覺得不公道的地方,卻忘記這觀察雖然真確,但卻未必全面。在上主的創造中,有很多安排我們未必能夠全部明白,也許有人所得的比我們多很多,也亦可能有人比我們少很多,但根本這些都不是重點,也更不應去互相比較,我們只可以按著我們所得的去努力,忠於所託。

還有一點,在這個比喻中,獲派一千銀子的僕人之所以毫無表現,是源於比較後,自覺所得比別人少,於是不斷產生負面情緒,以致錯誤地判斷主人,結果放棄嘗試。自己種下的苦果,要由自己吃掉。這個天國的比喻值得我們深入思想。

作者:楊錫鏘、黃讚雄

本文原載於《時代論壇》2012年3月28日,第1283期,並蒙允許刊載於HKPES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