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召命觀

工作表現與呼召(二)

上週談到知「天命」是我們之所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動力,我覺得這是個值得多了解一點的議題。

在今年三月,Career Matters 公布了一個名為「呼召對工作」的調查結果,證實了一個早為人知的工作現象,就是如果一個人相信他的工作是上主所安排,是有意義和目標的,他在工作上各方面的表現均會較好。

此次調查在二○一一年四至五月間在香港以問卷方式進行,涉及廿八間堂會、福音機構和私人企業,調查成功訪問了513人,其中男性佔44.4%,女性佔55.2%。在被訪者中,有一半人士已完成大學教育,而有近四成受訪者的年齡為30至39歲。

這調查有很多有趣的發現,其中最明顯的是,當一個人愈感到他的工作是上主給他的召命時,他對自己的職業的認同就愈高。同時間,他對自己所屬的工作機構的投入感也愈大,自然而然地,他從工作中所得到的滿足感也愈高。

另一個與此點相關的發現是,當一個人愈感到他的工作是上主給他的召命時,他就會愈覺得他能夠有足夠技術或能力去處理自己的工作,而他的工作又愈能夠給予他足夠的滿足感(也就是他愈可以享受他的工作),更進一步來說,他就愈體會到他的內在價值觀與完成工作要求的價值觀是一致的,最後,他會覺得自己的生命與自己的工作是能夠互相配合,令他能夠發揮所長。

這次調查的結果是以此為總結的:愈是能夠經驗到自己的工作是與自己的呼召是匹配的人,就愈能夠感到個人的性向和能力與工作環境匹配,而這等匹配就愈可以令他從工作中得到更大的滿足感,令他與所工作的機構有更好的協調,表現更好,發揮更大的能力。

事實上,這調查的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受訪者愈是能夠經驗到自己的工作與自己的呼召匹配,他們的收入就愈高!原來,成功回應呼召雖然未必會改變世界,卻有機會改善生活和心情!

當然,心水清的人看了這個調查後,很有可能會問,到底是因為人先清楚自己的呼召,所以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從而發揮所長,結果身心快樂;抑或是由於工作順利,能發揮所長,以致身心快樂,結果「找到召命」呢?這令我想起之前我寫過電影I, Robot和《那山、那人、那狗》,如果我們相信上主創造每個人的時候都賦予每個人的獨特性和目標,那麼我們的呼召就只能源自我們在被造時創造主給予我們的所是(being)是甚麼。

若不回到我們的所是,就難以回應上主的召命,若為了找到一份好工,賺取更好收入而尋索召命,便只是倒果為因,自欺欺人的做法而已。

作者:楊錫鏘、黃讚雄

本文原載於《時代論壇》2012年5月6日,第1288期,並蒙允許刊載於HKPES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