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

從召命尋索的起點出發…

基督信仰中,有一個主要工作目標,就是普遍被稱為信徒的《大使命》:「…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世代的終結。」這也是現代教會以宣講福音為首要任務的根據,對信徒的教導普遍也是以此為重中之重。

HKPES自2010年起至今已連續3年舉辦「召‧職‧志‧營」,對象是在職數年至十多年的信徒,目的是鼓勵及幫助信徒有效及實際地在工作或事業上活出基督信仰的使命。然而,我們發現信徒普遍都以為宣講福音是實踐使命的唯一或終極的目標,例如若教會推動社會關懷的服務,信徒往往會以為最重要的,是令關懷的對象到教會聚會、信主、受洗等等。當說到信徒要在職場作好的見證時,很多往往又以為最重要的,是能邀請同事去佈道會!

今年營會的主題是召命的尋索。雖然近年漸多教會開展有關召命的教導,但可能因為對大使命的過份執著,召命有時等同了作為全職傳道的信息,讓人以為這只是少數人的使命。

故此,營會開始時的信息是更新信徒以為使命實踐等同傳福音或只有做傳道人這個出路的前設。這個前設限制了使命的實踐是在於「做甚麼」(Doing),例如事工、活動、服務、事奉、甚至是一份工作。常聽到的分享是:「神如何如何讓我得到這份工作,我會努力做好…」,既是回報神的恩賜,也會將工作成果、與上司同事的關係等等看成神得榮耀的標記。

在營會中,營友最關心的是「如何(How)?」,包括如何找到一份能實踐神使命的工作、如何面對工作上的挑戰才能為神作見證等等。這個取向等同於以為我們的Doing或「做甚麼」就代表我們是甚麼樣的人(Being)。諷刺的是這不就是將耶穌掛在十架上的文士及法利賽人的信念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習慣了以工作的成就、累積的財富、巿場價值等描述我們是誰。可惜的是,我們竟同樣以此描述甚麼是實踐上帝的使命!透過思想創世記中上帝要亞當命名創造物這份工作:「耶和華上帝用泥土造了野地各樣的走獸和天空各樣的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動物,那就是牠的名字。那人就給一切牲畜、天空的飛鳥和野地各樣的走獸都起了名…」(創二19〜20),我們知道創造物的定義是被賦予的,而非基於那些創造物的功能或「做些甚麼」!

既然召命是被賦予的,尋索過程的起點必須源於創造者本身。信徒都知道要讀經和祈禱,只是在城市人那種目標為本的態度驅使下,往往又只是關心如何或做些甚麼去認識上帝。這樣,只會把信仰簡單化為目標為本的宗教行為而已。

因為信仰的對象不是福音對象或信徒本身,而是上帝,營會透過歸心禱告的操練,讓信徒認識和體驗以上帝為本的禱告及讀經,在身心靈上跟祂連結,經驗上帝的同在、聆聽上帝的聲音、明白上帝的心意。

生命的陶造是一個歷程,召命的尋索同樣是一個歷程。另一個共通之處是兩者都不是由我們啟動的。人在出生後就不斷地探索,更精確的描述是在成長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長。上帝在我們成長中的足跡,甚或是神蹟,既不是偶然,也不會是無意義的遭遇,因為這實際是創造的過程。

參加者在營會中透過跟生涯教練或輔導員的個人面談、職業個性的評估及探討個人真正價值的工作坊,由個人經歷、客觀科學的評估及現實職場文化的分享中體驗多角度及多元化的自我認識途徑。

認識自己的志向固然是職涯規劃的重要部份,知道及明白職涯的客觀處境及現實如何影響自己更是不能忽略。營會以約瑟的生涯故事為總結,透過聖經作者在創世記37至41章的鋪排、用字、段落結構及故事的內容,讓參加者明白約瑟在極度被動的客觀處境及現實(包括被竉、被賣、被屈、被忘及被傳召),如何在挫折中將焦點由應付父親、老闆、權勢(即重視Doing),轉到聚焦於耶和華的同在,使他能活出上帝給予他的Being。

約瑟從知道「解夢不是出於神的嗎?」(Calling)成長至「上帝必…」及「上帝已…成就」的信心,進一步鞏固他以神為焦點的Being。法老的一句:「像這樣的人,有上帝的靈在他裏面,我們豈能找得著呢?」(創四十一38)正好總結人的召命是上帝的主動賦予,人在這基礎上不單能在職涯上得到良好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神在人的生命必有要成就的,貴為全埃及地的行政總裁也曾說:「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裏來的不是你們,而是上帝。他又使我如同法老之父,作他全家之主,和埃及全地掌權的人。」(創四十五8)

在此特別感謝為營會付出努力的生涯教練、輔導員、分享嘉賓、禱告操練、晚會和工作坊的講員、小組導師、行政同工及義工。祝福所有參加者在尋索歷程經歷中如約瑟一樣有耶和華的同在,阿們!

高銓邦(HKES項目主任)

 

本文刊載於:HKPES《職報》三.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