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職人Bloggers 蔣慧瑜 Annie Chiang 工作素養

有種同事總是慢幾拍

兼修生活

有三位朋友合組了一間公司,最初業務還是起步階段,大家有較多時間去商討業務。後來,大家越來越忙,很多重要的事情也只能用電郵溝通,自語型的A先生及視覺型的B先生一直也樂於用這種方法溝通,可是,聽覺型的C先生卻甚少在電郵裡面回應。原來,當C先生看到冗長的電郵內容,他便不想看下去,而當他在公司裡遇上A先生或B先生,便會捉著他們,然後對他們說:「其實你們寫了長篇大論,又不斷互相回應,你們可否簡單地告訴我那段電郵有甚麼重點啊?」

A先生與B先生總是回答說:「其實我們已經寫得很清楚了,你可否簡單地在電郵裡回應啊?」

A先生與B先生經常感到被C先生氣死,因為當大家在電郵裡討論,C先生很多時候都沒有給意見,可是,並不代表他沒有意見,只是他不想看太多文字。當他與大家見面的時候,又會主動講出他的意見,A先生與B先生原本以為討論已經結束,原來又要重新開始。

當我們站在C先生的角度來看,又會發現他也有自己的一套道理,C先生認為把重點講出來,可能不消一分鐘,但寫出來,就很費時間。此外,他認為文字太冷冰冰,不及面談那樣互動,因此他寧願與別人直接對話,大家當面講清楚。公司裡的員工,也知道視覺型的B先生與聽覺型的C先生有很明顯的分別,B先生要求詳盡的書寫報告,而C先生卻經常與員工對談。

以前,當大家對溝通類型沒有認識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某些人經常不合作,例如A先生與B先生會覺得C先生不遵守電郵溝通的規則;但對於C先生來說,又會認為將口述的事情寫下來,是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既然如此,何不直接用說話溝通。

認識NLP的溝通原理,可以擴闊我們的眼界,讓我們明白到不同類型的人有著不同的「天線」,每種「天線」對不同的訊息接收有強弱之分,當我們多一點明白,也可以多一點體諒別人的限制。另一方面,當我們明白到不同類型的人有不同的慣用的「語言」,我們便要多加留意,豐富我們的表達方法,令溝通可以更有成效。

蔣慧瑜
HKPES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