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日師傅問徒弟:「假如我將一杯水倒在你雙手裏,你要怎樣才可以捉緊這杯水呢?」
徒弟不斷思考,他認為自己無論怎樣捉緊,這杯水總會在手指之間流失,於是他回答:「我可以把這杯水變成冰,然後我就可以捉緊它!」
師傅繼續問:「當你捉緊這塊冰的時候,你手裏的溫度會把這塊冰溶解,這樣你一樣是捉不緊它!」
徒弟繼續回答:「當我捉緊這塊冰的時候,我會走進一個冷藏庫裏面,讓這塊冰不會溶解!」
師父再問道 :「你走進冷藏庫裏,不怕冷死嗎?」
徒弟回答:「 我可以穿著不同的禦寒衣物,戴一對非常厚的手套,這樣我便可以捉緊這塊冰!」
師傅還是繼續問:「那麼你可以在冷藏庫內逗留多久呢?」
徒弟堅毅地答:「我會盡力逗留在那裏,直到自己捱不住!」
這時候,師父慈祥地望著徒弟說:「 其實你為什麼不放手呢?這樣辛苦去捉緊這杯水,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呢?」
人生中,我們都曾經不自覺地意圖努力捉緊一些東西,有些東西可以捉緊,有些東西卻像一杯水一樣無法捉緊。但其實換個角度看,我們都有權選擇放手,當我們能夠承認無法掌握這杯水,就好好學習放手,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承認自己需要耐心等候,承認自己有得亦有失。
曾經,我們都好像明白人生中各有使命,亦各有限制,可惜在這幾年間,我們都充斥著很多無力感及無助感,漸漸地我們變得非常疲累及沮喪。
這種情況就好像一個非常注重健康的人,當他突然身患重病的時候,他可能會不斷問為什麼,回想起自己一直服用不同的健康產品、恆常運動及注意飲食健康,為何仍會得到這個重病呢?當這位病人無法得到滿意的答案,他可能會變成非常憤怒及無助,於是開始質疑運動及健康飲食的作用,又開始質疑信仰,甚至不斷質疑正面思考是否有用。他開始步入生命的黑暗期, 人生中彷彿只有漫漫的長夜,而總是等不到黎明的臨到。
這位病人不斷思索及質疑,無奈仍是找不到完美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他終於承認自己其實不是要追求一個完美的答案,自己要追求的,其實是離開這個病。
故事的結局,並不是這個病人的病痊癒了,而是他開始承認及接納自己是一個病人,然後他加入病友組織,與一班同路人一同圍爐取暖,在病患中鍛煉自己,學習堅強與忍耐,與一班志同道合的病友一同堅守信仰及互相扶持。其實病患並沒有離開他,不過軟弱的他變得剛強,怯懦的他變得勇敢,悲觀的他變得有盼望,縱使沒有理想中的大團圓結局,但成就了一個成長的故事。
追求快樂及逃避痛苦是人的天性,我們都想避開逆境與挑戰,但既然逃避不了,不如重新開始,學習與這個疫境共存,擁抱人生的挑戰。還記得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 習慣匆匆忙忙的香港人忽然間都只可以停下來,等待這場颶風過去,雖然我們在網絡上看到各區發生了很多被颶風破壞的情況,可是我們不是救援人員,所以只能夠耐心等候,等待颶風過後自己才可以收拾及整理被破壞的地方。 原來人生除了匆匆忙忙去做一些事情之外,還要學習耐心等候 ,並要接受人生中所有不似預期的事情。
香港人,讓我們互勉,無論是離開的,還是留下來的,我們都盡量活得精彩,成就我們的成長故事,不負上帝賜給我們的一生,亦以整個生命來回應神的召命。
蔣慧瑜
HKPES 董事 /作家/心理學訓練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