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職人Bloggers 職場靈性

《「大熊貓」的「召命」》

兼修生活

大熊貓熱潮席捲香江,成為城中熱話。除已居港十多年的樂樂、盈盈,在港出世的「家姐」「細佬」(稍後才正式命名),加上新來港的安安、可可,共六隻大熊貓,有關熊貓的話題正沸沸揚揚。

電視台亦乘勢播放大熊貓專輯,記錄四川臥龍熊貓基地的一班護養員,如何照顧「國寶」大熊貓的日常起居。當中一些有趣片段,也在信仰上給予我們一點啓悟。

原來熊貓是需要定期修剪指甲的,否則,過長的指甲在日常的活動中會傷害牠自己。奇怪的是,當護養員呼喚某隻熊貓的「名字」時,牠會乖乖的跑到籠子前面,從小孔伸出熊掌,讓護養員修理牠的指甲。當中,熊貓沒有恐懼害怕嗎?細觀察看,那肯定是有的。特別是當修甲的磨刀機器開動時,熊貓也表現得略有猶疑,表現出有點懼怕,把那熊掌輕輕地回縮。

相信是基於長期相處,已建立絕對信任的關係,熊貓瞬間便安靜下來,再次將掌爪伸出。從呼喚牠的名字,到產生猶疑、恐懼,到再建立信心,順服協作。情況與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不都是很相似嗎?為分散熊貓的注意力,使牠全然安心,護養員還預備了熊貓喜愛的竹枝、紅蘿蔔等,遞給熊貓吃用。噢,「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牠們!」人與熊貓的相互愛顧契合,是何等美麗可愛的畫面啊!

我們跟天父的聯合,應該也是如此嗎?我們不都是天父眼中「可愛的熊貓嗎?」我們的生命不都是常常都需要被天父修剪嗎?我們不都是間中對信仰有疑惑,遇試鍊的時候有所恐懼嗎?這一切一切,天父都是知道的。「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詩139:2)整本聖經都關乎上帝渴望與我們建立關係,以及祂願意側耳傾聽我們的困境和需要,帶領我們最終回歸到信靠上帝的良善。並且,祂何嘗不是供應我們「日用的飲食」呢?

表面上看,熊貓沒有為我們「做」些什麼,只是天天在吃、喝、遊玩。牠們有什麼特殊貢獻嗎?細心想想,牠們是活出被造的「本體」(created being), 發揮了創造中的功能秩序。熊貓沒有為我們「做」了些什麼,卻成為我們生活的陪伴、生命的寄托、精神的慰藉。前一段時間,當日本和美國的大熊貓需要按協議送返中國時,兩國群眾表現的哀傷難捨之情,可見牠們是天父所愛,將愛的根苗帶到「地上」,儼然成為人群的精神力量。熊貓存在的本身已是發揮著一種功能。

聖經中也有一個不太起眼的人物,有著受人喜愛的特質,常常安慰鼓勵人,使人得滋潤和幫助。他就是原名約瑟,使徒譽稱他叫「巴拿巴」的人。巴拿巴的意思是「勸慰人的人」(Son of encouragement) 或「鼓勵人的人」。

我們大多數人畢生都不會成為「偉人」,做出什麼特別石破天驚的貢獻或壯舉。但若能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活出天父創造我們的美意,成為身邊親朋、同事及所觸及的人們的祝福、陪伴和安慰,不也是對天父「召命」的一種回應嗎?

大熊貓的本體(Being)帶著一種天賦功能,成就了自身的使命。一個人忠於他被造的位份、發揮天賦的功能,亦可以就是那個人的「召命」。

從保羅對恩賜運用的教導中(羅十二6~8),我們發現原來恩賜不一定是一個職位、工作,或任務,而是由創造主給予的功能。

 

沛鴻
多年營商/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