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蘭帶着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有牛群、羊群、帳棚。那地容不下他們;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創世記 13:1-2, 5-9)
上文提到耶和華神呼召亞伯籣說:「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使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使你的名為大;你要使別人得福。」「本地」、「本族」、「父家」其實是代表著人所重視的「家園」、「家庭」、「家產」,也代表著人所自然留戀而極不願意放手離開的「安舒區」、「安樂窩」、「安全感」。神的呼召表明人對召命的回應,其實並不需要倚靠人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而是要全然倚靠神的恩典和能力。
可惜當時亞伯籣只能順服神部分的吩咐,就是離開本地,離開他本來的「家園」哈籣,卻沒有完全順服神而離開他的「家人」和「家產」,因為亞伯籣將自己本族的姪兒羅得及他們在父家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一同帶往迦南地去 (請參考12章5節)。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神透過「物質秩序」賞賜給人的那一份,往往都會成為一種負累,阻礙人去靠著神的恩典和能力來回應神透過「功能秩序」所賜給人的獨特召命。
雖然亞伯籣回應了耶和華神的呼召,順服了神部分的吩咐,離開了哈籣來到迦南,就是來到神所應許要賜給他和他的後裔的那地,不過卻沒有想到當時迦南人已經佔據了那地,令到他們在那地重新建立「家園」受到障礙,也沒有想到那地竟然也會「遭遇饑荒」 (請參考12章6, 10節),致使他們的「家產」受到威脅,更沒有想到那地竟然會「容不下他們」,使亞伯籣與他的「家人」羅得的和睦同居受到挑戰。
今日當我們在職場中回應神給我們獨特召命的時候,就算我們已經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是行在神所帶領的旨意道路當中,但也同樣會面對「困難」、「缺乏」和「爭競」,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希奇,因為「困難」和「缺乏」是神透過「物質秩序」對人的命定,而「相爭」往往是當「功能秩序」遇上「物質秩序」所帶來給人的考驗和挑戰。
這個彼此「相爭」的考驗與挑戰、為什麼是與「物質秩序」相關?經文指出「那地容不下他們」,是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另外為什麼也與「功能秩序」相關?是因為當他們的財物甚多,於是「使他們不能同居」。
由此可見,當我們在職場中回應神的召命時,假如把焦點放錯了在「物質秩序」之上的話,例如在商業社會之中各自追求自己的名譽、權力、財富、地位,就會帶來人與人惡性的競爭,甚至會令人與人不能夠彼此相容。不過假如我們把焦點校正在「功能秩序」之上,定意要回應神的召命,要成為別人的「幫助者」和「祝福者」,就會帶來一個很不一樣的局面。
正因為亞伯蘭重視耶和華給他的召命,於是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結果羅得毫不客氣,選擇了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
表面上亞伯籣的寬容和忍讓似乎令他非常吃虧,不過事實上卻使他得到神更大的賜福,因為從往後的經文可以見到,神應許亞伯籣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請參考13章14-17節)
亞伯籣的這個舉動為我們示範了什麼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主耶穌也在登山寶訓之中提醒我們:「溫柔謙和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請問你在職場之中所重視的,是「物質秩序」還是「功能秩序」呢?亞伯籣的職場故事教訓我們,我們最需要專注追求的,就是去回應神給我們的「功能秩序」,去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因為「物質秩序」所指向的「這些東西」(是不用追也不用求) 都要加給你們了。
雖然亞伯籣在開始回應召命時只能順服神而單單離開本地,離開他本來的「家園」哈籣,並沒有完全地順服神而離開他的「家人」和「家產」,不過神卻是一步一步的引導亞伯籣:首先離開「家園」,到後來學習去放下他對「家人」和「家產」的依賴。
楊醫在《召命》一書指出:「我們的視野十分淺窄,總以為必須擁有些什麼才有保障,但原來這些東西並不重要,神並不認為你需要它們。祂要你首先把那些東西都放下,空手上路,祂自然會用其他方法供應你,使你一無所缺。」但願我們都能夠信靠而順服神的呼召,就是信得過神在「物質秩序」中是會有足夠的供應和預備,以致我們能夠更專注地去回應神在「功能秩序」中所給予我們的召命,定意去成為一個能夠「幫助」和「祝福」別人的人,好讓別人能夠透過我們的生命,得到最適切的幫助,以及得到從神而來的祝福。
鍾梓昭
前HKPES資深事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