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五月天是生機勃發、旅遊的季節。趁這好時光到英國及愛爾蘭走了一遍,並探訪了近年移居英國的一些弟兄姊妹。
很高興的看見他們都能適切地融入當地生活,亦能找到合意的工作。部分更因慢下來的生活節奏,能抽空追求多年夢寐發展的個人興趣、或踏上更新進修的學習旅程,實在令人感恩。在香港,生活節奏催人,無論我們個人有多美好的生活願景,在「拼搏」主流觀念下,很多時都必須讓位予無休止的「工作需要」、消費主義等社會願景,很容易便失去我們原來的「所是」(being)是甚麼。環境的轉移,反提供了一個機緣,讓人重思自身真切渴望追求的自我所是。
經過劍橋地區,當然要造訪那「天空裡的一片雲」。相約正在劍橋大學就讀應用科學、教會的一位主日學學生午膳、交談。記得在初中班的主日學課堂裡,曾以大衞的生命歷程跟同學們討論對未來、成長後的一些想法,探討生命中會遭遇到的跌宕。仍處蒙童階段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是唯唯諾諾、不知所以。唯有面前這一位年青人,當時已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心意所屬,其本質的所是,努力地向他的科研道路邁進。對未來的工作、生活、前路,他是積極樂觀,滿有憧憬的。
「如果我們相信上主創造每個人的時候,都賦予每個人其獨特性和目標,那麼我們的呼召,就只能源自我們被造時創造主給予我們所是(being) 是甚麼。」(註1)敬拜詩歌中,有一句「我受造是為了榮耀祢」(註2),當中所包涵的意念,需經歲月的磨煉,才會愈能明白、細嚼。
走在愛爾蘭街頭,不時會遇上街頭的表演者:有藝術創作者擺放油畫在長街;有音樂表演者在盡力演譯她美妙的天份;有扮人物蠟像的企立街角,耐心地靜候路人欣賞。文化視域稍狹窄一點的香港,很多時會將這些表現自我的街頭表演者看作是討錢的「乞丐」。旅遊最有價值的,不是收集了多少的風景「打咭」照片,而是幫助我們拓展心胸和眼界。在當下那一刻,我只感受到他們是表達其「所是」的文藝創作者。
各種藝術,包括音樂、繪畫、舞蹈、戲劇等都懷有表達真、善、美的特質。天主教傳統把真、善、美視為是「超越特質」(transcendental,自有自存),是上主所造萬物的本質,我們透過這些超越特質可以認識上主,與祂建立關係,能幫助人更深切認識自我心靈裡的「所是」。
我並不是鼓吹外國的月亮會更圓的論調。只是我想平衡一下社會過分鼓吹「達到極限」的生活方式:你若要出人頭地,「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因而太輕易「隨波俗流」。我們在世上的時光,是建基於被社會世俗價值觀不斷的模造,或是呈現上主所創造於我的「所是」?
在眾多的教會事奉工作中,我最享受的,就是與學子們分享未來,思考工作的選擇,怎樣發揮自己、聯繫上主所造的世界。我們常常將工作視為沉重的負擔,在主的創造中,工作並不枯燥、並不沉悶,應該是充滿樂趣的。
問題是,工作、生活是否懷有樂趣,是從認識自己的「所是」開始。
註1:楊錫鏘著《楊醫職埸靈思——從創造到召命的信仰對話》,印象文字,2021年6月初版,344頁。
註2:詩歌〈日日夜夜〉,詩集:讚美之泉 17 – 將天敝開,活著為要敬拜祢。
沛鴻
多年營商/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