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職人Bloggers 工作素養

《狐狸有道》

兼修生活

最近看了一套去年的台灣電影《老狐狸》,當中一些情節引發我對電影隱藏訊息的神學反思。電影背景是1989至90年間的台灣,當時經濟剛剛起步,帶來股市與樓市快速地漲價,有錢變得更有錢,貧窮的就顯得無能為力。電影從兩父子在殘舊的租住樓房生活開始,主角是兒子廖界,是一名小學生,早年喪母,留下他和爸爸廖泰來。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兩父子期盼在三年後能夠買下房子,並在樓下開一間理髮店。

不過隨著股市樓市瘋狂飆升,幻滅了他們的置業夢,廖界不甘於這事實。就在此時,偶然遇上了住處的大地主,人稱為老狐狸的謝老闆。在幾次他們的相遇裡,謝老闆灌輸了一套他的人生哲理給廖界,強調不要對任何人產生同情,否則他將會成為失敗者。他教廖界每當生出惻隱之心時,就必須要停下來,喝口冰水,然後跟自己說:「幹我屁事!」

謝老闆為何要這樣教導廖界?原來追溯到廖界出生那天,剛巧謝老闆的母親離世,當日在醫院的升降機裡他遇見廖界的父母,抱著初生的兒子,離開醫院回家。當時謝老闆感應到廖泰來,好像知道附近有人遇上哀傷事,因此叮囑太太不要在那裡過度興奮。這個行徑卻使他認定廖泰來終此一生都必然是個失敗的人,因為他的母親也是這類過於替別人著想的人。所以當謝老闆偶然遇上小學生廖界時,就覺得這是上天的安排,給他一個年幼版的自己,正如他跟廖界說:「你就是我。」

不過,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否像謝老闆所說一樣,可以如此冷酷無情?創世記第一章描述上帝用六天去完成創造,其中在第六天創造了地上的動物與人類。第一章裡上帝認為所有創造都是好的,接著第二章卻出現了第一次的「不好」,因為祂認為亞當獨居不好。即使祂把不同的野獸物種,帶到亞當面前,他卻認為沒有一樣能夠可以成為他的幫手。上帝最終從亞當身上拿出一條肋骨,造成女人,這時亞當才真正地找到他人生的助手,並稱她為他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這就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第一段關係建立。

依據以上的聖經所述,神學家Ray S. Anderson提出他的一套神學人觀,認為人跟其他受造物的不同,在於每個人都擁有神的形象,這本是上帝創造我們的原意。人的個體不能從另一個受造物個體裡,找到一種相稱的聯繫,唯有從另一個人的個體,才能產生出有意義的結連,被稱為「共人性」(Co-humanity),這共人性可以讓人從對方身上反照自己出來,像從鏡子裡看見自己。

回到電影裡一幕,在車廂中廖界播著謝老闆兒時的一首歌,使他憶起自己的童年。他突然墮入一種迷失的狀態,面對廖界,好像從鏡子的另一邊看見自己,廖界的存在似乎把他從新尋回一個真實的自己。其實謝老闆並非如他說那樣冷酷無情,正如他最初說他能看穿人心裡所想,反映他本來是看重別人感受。他口口聲聲認為母親和廖泰來這類性格的人注定失敗,骨子裡卻十分在意他們,謝老闆最終答應以一個相宜的價把樓房和鋪位賣給廖泰來。這鋪位原租戶是泰來的街坊麵店老闆,由於投資失利而上吊身亡。由於這個不幸事件,泰來不想在麵店家人的傷口上撒鹽,斷言拒絕了老闆的好意。然而這次謝老闆卻由衷稱讚泰來:「我沒有看錯人」。遇上「廖界」這趟經歷,頓成為謝老闆重新「了解」自己的契機。

電影到最後交代了廖界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建築師,表面上他好像被模造成另一隻老狐狸,例如他跟同事說一切都只是為了替自己賺最大的利潤,但背後隱約又看見他如何在工作裡為客戶謀求好處。處身職場裡,不少人或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藉口,充當著老狐狸的角色,不過神的形象從來沒有泯滅於人類的群體裡,讓我們持守和相信,即使在險惡的職場中,人仍然可以做隻有同理心的老狐狸。

 

劉展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