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加州好萊塢重點不在電影產業,而是新「飛碟」餐廳降臨。這間名為Tesla Diner,是馬斯克首度進軍餐飲市場的里程碑,當你走進去,可能你會以為自己穿越到了未來或去了迪士尼:飛碟造型的外觀、特斯拉機械人Optimus為你端上飲品、點餐時的介面像是在操控太空艙。
在這家24小時營業的餐廳中,讓人驚訝的是,幾乎沒有太多「人類」員工存在。業績上,第一日開店僅半天,就創造了接近5萬美元營業額,比附近麥當勞全日收益高出接近30個百分比。
筆者過去做企業培訓,最多人擔心的是AI會搶走白領的飯碗:文書、財務、客服、律師……但Tesla Diner的出現,延伸了這種想像,現在,前線工作如侍應,接待員,又或是後勤廚房,也開始面對人工智能的「無聲取代」。你看有更多餐廳端飲品的不是服務生,而是機械人;負責結帳的是自助系統;清潔則可能由機械人完成,曾經,你以為安全的「基層勞工職位」藍領工作,正在被冷靜、準確、不喊累、不要加薪的AI慢慢侵蝕。
那麼,我們還有工作嗎?
這場「Diner革命」,筆者認為只是Elon Musk另一場科技大棋局的起手式。他不志在開餐廳,只是用開餐廳包裝人工智能實驗場的企業家,一個讓AI真正落地、測試、適應、進化的Incubation Lab(孵化實驗室)。
在這個真實空間中,機械人Optimus可以學會如何與人互動,如何拿捏托盤、避開人群、控制手部動作,AI系統可以模擬排隊邏輯、處理客訴流程、優化營運效率,這些都不再是理論,而是活生生的實戰資料,這一切,都能為特斯拉日後的無人駕駛、機械人家庭應用提供寶貴的「人類行為數據」。
當AI持續進化、學習速度越來越快,我們不禁問自己:那我們人類還剩下什麼呢?筆者相信,在這樣一個看似高效卻愈發冰冷的未來職場,我們更需要的不只是轉職能力或技能培訓,而是從神而來的智慧,在無助中懂得依靠主,在不確定裡仍有方向。
當職場變得虛擬、模糊甚至不可預測時,我們更需要回到信仰的核心,尋求神的心意與安排。我們或許不能阻止AI的浪潮,也不能控制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回應。
願你我都能在AI席捲全球的今天,成為一個有分辨力、有盼望、有使命感的職場人,因為我們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完成使命而走下去。
鄧諾文
HKPES董事
BRAVOONLINE執行董事 (研究網絡媒體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