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和數學家羅素曾經提出了一個十分著名的「火雞問題」話說羅素養有一隻火雞,他不論天氣和假期,他都會每天準時九點為火雞送上豐富的食物。起初,這隻火雞對於主人提供食物並沒有太大的倚賴,但久而久之,牠自己也發覺主人往往在早上9點會為自己送上豐富的食物,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日子一天一天地過,這隻火雞每天起床都等待着主人分發食物。但在聖誕節前夕的早上九點,羅素那天並沒有在為火雞送上食物,反而將火雞交給廚子烹調成為聖誕節的佳餚美食。
原來羅素一直飼養火雞,就是為了在聖誕節時享受一頓美味的火雞餐。火雞本來就是人類的食量,這隻火雞由於長年被主人供養,準時得到食物,漸漸失去了憂患意識。直至被宰殺的一刻,牠還以為主人是帶牠去享受美味的食物,誰知自己瞬間已經變成了主人桌上佳餚。火雞的遭遇,是典型的死到臨頭還未覺醒的例子。可憐的火雞日復一日地活著,看待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一旦世界不似預期般運行,只會一味偏執地跌落思考黑洞,想不出所以然。
這個故事很有啟發性,很多時候,羅素的「火雞問題」,其實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天氣總會不似預期,我們可以做的,最簡單直接就是保持醒覺和清明的心。醒覺就如習慣看天氣預報,按照預警而作對應和後備方案;懷疑也是醒覺的一種表現,正是「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的道理。清明就是一種觀照的心:我們每個人的心都好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這個世界自己看到的一面,所以說想要看到最真實的世界,需要把鏡子上面困擾自己的煩惱都抹掉,才能看到最真實的世界。培養習慣從淤泥看到荷花、從一滴水看到天上的雲的視覺能力。
為什麼培養察覺、辨識的能力是那麼重要,除了因為每天我們都會被迫面對複雜紛擾的世界,耳聞目染的都是「凡音」、「雜音」,我們得要保持一定旁觀者的視角才能自處和恰當地給發應。其實更重要的是因為
每個人都有兩個我,一個是毛毛躁躁、用感覺、用意識型態在影響我們行為的「我」,另一個是能超脫意識之流、會深層思考的「真我」,也就是深度內在的自己。平常的「我」是用感覺在生活,用我們的感官世界去瞭解身邊周遭的每一件事物。其實,這樣很容易讓我們造成偏見、成見,而被感覺牽著鼻子走。反觀,內心的「真我」,是能夠做深層的思考,不被過去的經驗所束縛,而且是很平靜、很悠閒、很歡喜、很自在的。
說回羅素的火雞,其實即使牠有足夠的辨識醒覺能力,悲哀的是,下埸都是一樣,變成餐卓上的火雞,分別只是「安樂死」還是「恐懼死」。可幸,作為萬物之霊的人,大部分日子是有得揀的,擁有清明覺醒的心便變得重要了。前一陣子在沙田大涌橋路的車禍做成兩死多人傷,這場悲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原來第一部黑色車衝了紅燈沒釀成意外,反而是尾隨的白色車跟著直去便和小巴相撞做成悲劇。是的,人生就如在公路駕駛,時刻要醒覺,尤其當世界越來越紛亂。
「清心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 5:8
司徒永富
HKPES 董事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