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哥專欄

「凡物公用」不是神話

忽然間,全球靜靜地起著另一股新經濟革命:共享經濟,近期的有共用工作間丶共享廚房丶共享工廠丶網約民宿,遠點有優步(Uber)、滴滴出行丶共享單車。其中最覺有趣和讓共享經濟洽當地注入了靈魂的,恐怕是愛彼迎(Airbnb),取「讓愛彼此相迎」之義,現在世界六萬五千個城市提供超過三十萬筆房源。事實上,愛彼迎的掘起也真的源於一個愛的故事。話說在2012年颶風桑迪吹襲美國東部,造成災難性影響,Airbnb遂聯合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 為因著風暴流離失所的人提供免費房屋。Airbnb 為這一目的特別建立一個微型網站,讓無家可歸的人和房屋所有者接洽商議免費住房事宜,而Airbnb亦不收所有服務費。

Airbnb(愛彼迎):「讓愛彼此相迎」,可以是一個很好的 Content Marketing(內容銷售)例子,即擁有真正的「以愛相迎」的故事,又能讓人產生共鳴和切合用家需要,可以說出「無得輸」的生意概念。

若要找一個共享經濟的代表者,我會選Airbnb(愛彼迎),因為真正的共享,即使是一盤切頭切尾的盈利生意,亦需源於一分人性中愛分享的美善精神。事實上,在新約聖經中記載初期教會的建立就是「共享經濟」的表表者:凡物公用;亦可以說是最徹底的共享文化,「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行傳4:32)結果是:「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使徒行傳4:33)

換言之,初期教會是共享經濟的先驅,可惜在往後的教會歷史發展中,可以說並沒有發揚光大,甚至遠遠落後於新經濟發展。在香港,我們可以隨便找到週間晚上和週末、長假期閒置的基督教學校及機構,看到一間間美輪美奐的教會(教堂)只在星期六日對信眾開放,而閒日卻是重門深鎖使人「慘不忍睹」。

我認為教會本來就是最具條件及天經地義地對外開放和共享的群體,因為教會的天職就是對世界表達「讓愛彼此相迎」,尤其是對困苦受壓的弱勢社群;另外,教會沒有一分錢不是從信眾捐獻而來的,那就更沒有理由把任何資源據為己有。

我有一個夢,就是教會要重拾早期耶路撒冷教會凡物分享的初心,揚棄故步自封丶口說無牆,心卻處處高牆的「舊皮袋」思維,藉著新經濟時代的共享文化,成為「新酒」來活化教會事工。(待續)

司徒永富(HKPES董事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