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教授楊錫鏘牧師(楊醫)先後主領HKPES的經文默想小組四次聚會,在聚會中,小組成員均有美好的分享。《職報》會將有關分享整理後刋登,以享讀者。
日期:2011年10月22日
經文:路加福音十38-42
朗讀與默想
先安靜片刻,然後由楊醫/組長朗讀經文兩次。
互動對話
組員們默想後的分享和提問,以及與楊醫的對話。
分享1:
第一次發現是馬大主動宴請耶穌,她是主人;馬大認為對耶穌最好的,是請他吃飯。而瑪利亞並不是主人,她主動選擇聽耶穌的道。耶穌應約赴宴,可能是想說點甚麼──三個人因為不同的目的而相聚。
這令我聯想到,當我們跟耶穌連繫時,我們想怎做,又想耶穌怎做?耶穌回應我們時,又想我們怎樣?這是我今早的體會。
楊醫回應:
這個故事並不完整,因此可能性有很多,結果是open-ended(開放性結局,沒有定論的結局)的。當時,請拉比食飯類似今天付的車馬費,拉比沒有太多收入,因此真的有被請食飯的需要。值得留意的是,對馬大(一個女人)來說,她所作的是一個榮幸(拉比又肯被她請),馬大作的才是正當的,其實瑪利亞作的,才是「異類」的行為(當時的女人不常坐下來聽道)。
假如馬大沒有投訴,她所作的並沒有問題。她的問題是「心裡忙亂」。其實我們都像馬大一樣,都想服侍耶穌。
分享2:
第一點,首次留意到馬大的投訴,馬大邀請拉比回家吃飯,總是想為耶穌作最好的安排。將心比己,我現在請尊敬的牧者回家吃飯,也會這樣想。我們服侍時總想做到最好,但團隊服侍裡卻有步伐不一致的時候,而上帝彷彿看不到似的,就像馬大的投訴一樣。
第二點是,那最重要的「只有一件」,對我而言究竟「只有一件」是甚麼?
楊醫回應:
聖經極少處理「忙亂」這議題,因此這是一段難得的經文。也許,以前的人沒有現代人的忙碌吧!馬大忙碌既是事實,問題究竟出了在哪裡,出路又是甚麼?參經文作的對比是「多」和「一件事」,馬大覺得需要找人幫手,這是自然的想法。我們覺得值得而做不完的事,就想找人幫手,這是正常的,那麼,錯在哪裡?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分享3:
從馬大的投訴來看,她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為此指責耶穌和瑪利亞。此外,我們如何免卻思慮和煩憂呢?
楊醫回應:
其實原文的「多」不是問題(參40,41節),「亂」(distracted,分心/多心)才是問題。
分享4:
為甚麼作為主人的馬大,不直接吩咐瑪利亞,而要向客人投訴呢?
楊醫回應:
這個故事欠缺資料,有無數可能性:馬大也該坐下來聽道嗎?最重要的是:耶穌想馬大做甚麼?唯一的線索是39節,作者只交待兩個人做了兩件事:(1)馬大接耶穌到家裡(2)而瑪利亞則「在他腳前」聽道,「在他腳前」(這是介紹瑪利亞的方式)其實代表耶穌收她為徒,而耶穌沒有收馬大為徒。假如是這樣,耶穌就應該吩咐瑪利亞去幫馬大。
女門生在那年代誠然是罕見的,但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也許瑪利亞是個超聰明的人。假如是這樣,馬大可能更加心有戚戚然。
分享5:
馬大不投訴,不就沒有事了嗎?
楊醫回應:
這是譯經的問題,NIV譯了作“better”,彷彿是個比較,原文並非如此──重點是不能奪去瑪利亞的份。
姊妹回應:
要是這樣,馬大聽少了耶穌的道,算不算蝕底了?耶穌覺得馬大不需要聽這部分的道嗎?
楊醫回應:
經文並沒有交待馬大是否應該聽道。公平也許並不是重點。讓我們從耶穌的答案,追溯/倒推出真正的問題(忙亂,並想奪去別人的份)。我們要想清楚:忙亂的出路是甚麼?
經文的對比是:馬大的心亂了,想做很多事(多心),而瑪利亞選擇了專心聽主的道(一心)。而馬大更想奪去瑪利亞的份。
分享6:
不能奪去的份是否等同不能被其他的取代?
楊醫回應:
作為主人,掛心宴會安排是應當的。每人各有一份,是不能奪去的,馬大(我們也一樣)卻奪去了。我們要想清楚,在我們的「份」裡,有甚麼是不能被奪去的。馬大奪去了自己的一份,她分心了。其實我們常見的問題,是想做兩件都想做的事情──是「好」與「好」之爭(the battle between the good and the good),而不是「好」與「更好」之爭(the good and the better),是優次的問題。
家庭、工作、教會等等,每件事都是好事,每個地方都有需要。假如說是「優次」,那該如何排列?我們常常說需要「以神為首」,但是,難道所有人都坐下來聽道,而沒有人煮飯嗎? 因此,所謂的「以神為首」,不是把神排在首位,祂是獨立的類別。我們應該以神為各個範疇之首。
經文提供的原則是:有些東西對你來說,是不能被奪去的,因此你要選擇。分辨你各個範疇裡「那不能奪去的」東西,專心去作,不然就會像馬大一樣,被奪去了,更想奪去別人的份。
因此原則是一樣的,選擇做你真正要做的東西。現今的人不選擇,讓別人替我們選擇,因此就忙亂了,把時間花光在無關痛癢的事情上。
分享7:
馬大想取悅耶穌,但那是否耶穌於那時那刻想要的呢?
楊醫回應:
我們總是忙於應付一些必要、但不重要的事務。靈修時間總是最先被奪去的,不是嗎?因此我們必須守護那些最容易「被奪去」的事情。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事奉是為了自己,這是呼召(calling)跟慾望(drive)的分別。有些人甚麼都做,因為他不敢說不,意圖建立一個好好先生的形象,被「自我感覺良好」奪去了。
我們必須在自己被「呼召」(這裡不僅是一般對呼召的狹義理解)的範疇裡(做學生、丈夫妻子、父母等等),選擇各個範疇中最重要的、不能被奪去的事情。經文中的兩個動詞,是「選擇」和「奪去」。
分享8:
馬大覺得瑪利亞的份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服侍的方式比別人的重要,既要別人跟從你,又要跟別人比較。
楊醫回應:
與其說跟別人比較,也許更重要的,是面對我們自己也有「馬大和瑪利亞」之爭,自己裡面都有這兩面,兩個都是自己,爭持之間導致兩面不是人、兩邊都做得不好。彼此奪去對方。
分享9:
離開工作多年的崗位,體會到每天都有張力,每件事情都很重要,每件事情都應該做。我必須謹慎地分辨真正的呼召。
楊醫回應:
是的,我們必須分辨自己的呼召、以及「重要的」(important)和「急趕的」(urgent)事情,這就是 the tyranny of the urgent(被緊急的事牽著鼻子走)的問題。
最後,我們會發現,那真正不可奪去的,其實並不是那麼多。
有一個關於石頭、細石、沙和水的故事:在一個空瓶子裡,只要我們先放大石頭進去(那不能奪去的),就有空間擺放(「裝載」)其他東西(細石、沙和水)了。特別對傳道人而言,更加需要分辨和選擇最重要的一件事。
魯益斯(CS Lewis) 說:「只有懶惰的人才會感到忙亂。」(“Only lazy people are busy.”)。我們都懶於選擇,懶於想清想楚(Lazy to choose, lazy to think it over.)。只要我們先把「那不能奪去的」做好,就有空間做其他事情。面對排山倒海的需要,我們應該以「幫得就幫」的態度去做。屆時,因為你已完成你的呼召,並心滿意足,就有心有力,亦不會耗盡心神(burn out)。
分享10:
沒錯,我們要分辨神的聲音、人的聲音、別人的聲音。因為患病,學校給了我一個月病假休養。我們的確要選擇和用意志力堅持和實行。
楊醫回應:
當你或你家人突然有病的非常時期,假如平時已做好自己應做的份,就可以視之為放假。假如平時做得不好,就只會更沮喪。
時間不夠用,我們不妨仿傚「先駛未來錢」的概念(例:供樓):提早把事情做好,自行把限期提早,不就成了。楊醫學習老牧師的例子,把預備講章的時間提早兩星期至一個月,那就可以應付突如其來的需要和要求。但楊醫笑言,他也不是常常做得到。
姊妹回應:
對,提早預備是美德。
分享:
我們要學習耶穌的忙而不亂,並練就對聖靈的敏銳度。
楊醫回應:
所謂靈修,不是某一段時間的讀經祈禱,而是練就我們全天候24小時的敏銳度,保持對上帝的敏銳度,就懂得分辨呼召(calling)和慾望(drive)。
分享:
按世界的標準,愈忙就愈重要。因此我們也忙個不停,為要迎合世界的標準。
楊醫回應:
慾望(drive)是感到被需要,我們想被別人和世界看為重要。說到底,我們必須坦白面對自己,對自己誠實,並了解自己。
願我們都樂意細聽自己的聲音,分辨自己生命中的大石頭,抓緊那不能奪去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