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職人Bloggers 鄧有信 Kenneth Tang 職場與世界趨勢

《物格意誠──經濟篇:師徒共同得獎(下)贏家咒詛》

Enrich

上文提到威爾遜和米爾格羅姆創造新的拍賣模式,在實踐中破解了「贏家咒詛」(Winner’s Curse)的煩惱要了解「贏家咒詛」是什麼,就要先由了解共同價值(common value)開始:當一拍賣品的市場價值相對每一競標者都是均等時,亦即是存在著一個共同價值,例如地產商投標一塊地時,市場都會反影一個此地的長遠價值作為指標,這就是此地的共同價值。但競標者卻往往擔心自己可能因為未能全面掌握有關資訊而出錯價,導致出高價贏了拍賣卻買貴了價位,這就是「贏家詛咒」的意思。

經濟學家們發現在社會經濟生活的拍賣實踐中,往往會出現競拍人贏得拍賣後,覺得不值的現象。拍賣理論中將這一現象稱為「贏家詛咒」,因為競拍人對於拍賣品的評價不僅僅除於他自身,而且還受到其他拍賣人的評價影響,當拍賣落定,贏家會知道別人的報價,並用以新的訊息更新自己的認知,重新判斷拍賣品價值的高低。威爾遜創建了一個分析共同價值拍賣的框架,他描述了在真實價值不定的情況下,首價拍賣的最佳出價策略。參與者將出價低於他們對價值的最佳估計,以避免交易失敗,變成「贏家詛咒」。威爾遜的這種分析還表明隨着不確定性的增大,競標者會更加謹慎,最終價格會更低,若果某些競標者擁有比其他人有更多更好的訊息時,「贏家詛咒」出現率會更高。那些處於訊息少的人會出價更低,或完全放棄參加拍賣。

有別於共同價值,拍賣理論中有另外一個層面要注意,這就是私有價值(Private Value)。當每一競標者心目中估算拍賣品的價值因自己的個別因素而有所不同時,不同的私有價值便存在此拍賣中,例如股神畢菲特每年一次的慈善午餐拍賣價均大大不同。

但當拍賣具有私人價值和公共價值時,一個更困難的情況便出現。米爾格羅姆就解破了這一難題,他的分析包括包含了有關拍賣的重要新見解,其中一個問題是不同的拍賣形式如何處理「贏家詛咒」的問題。在傳統英式拍賣中拍賣是以低價開始,然後一路抬高價格,競買人觀察其他競買人推出拍賣時的價格,從而獲得有關其他顧客的訊息競標者這樣便能比拍賣開始時更掌握了更多的訊息,他們不大可能出價低於自己的股價。這就是說當競標者在拍賣過程中對彼此的股價更清楚掌握時,會帶來更多的預期收入。賣家亦因此而有動力在拍賣開始時,向參與者提供盡可能多些關於物品價值的訊息。

 

鄧有信
HKPES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