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了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總有人喜歡來我家串門子。
起初多數人都說要看看我住在偏遠郊區的環境,後來說要逗逗我的大狗。季節變化,他們又喜歡來前園後園看看;暑假聖誕,甚麼節日也好,都找個藉口來走走。知道我家換了屏幕大電視,便帶來最新高清影帶,幾個人堆在電視機前就是一個晚上或一整天。後來有人乾脆來個短訊,查問晚上是否方便,或者想知道是否有人開門,下班後就要過來坐坐。
放假來坐的都是些閒人,下班後長途跋涉還要來坐坐,總是有點心事。
對年青人來說,感情婚姻都是例牌的問題,有人愛得激烈,難捨難離;有人外表瀟灑,卻是藕斷絲連;至於新婚難題,夫妻相處,有時教幾招男女大不同,揶揄幾句、講個笑話,人就輕鬆下來。不過人愈大,問題就愈多愈複雜,或者是人際關係、上司下屬、職場公義、社會關懷或道德標準,還加上移民或留學生身分,是去是留,一談就是深夜。通常這些話題都是一夥人有傾有講,吐吐苦水,一齊想想辦法就算了。
不過,也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男人和我都變得步步為營,不敢太多說話。有時是無法完全明白對方的心情,有時又像是有理說不清,不同的處境,多異的變數,都無法在人的掌握中;至於道理上是對是錯,更是難於判斷。既然沒法辨明真象,所謂獻計、對策或方法,全都顯得無知和草率。
一個生意人在旅途上的經歷,也許能給人找到點端倪。
上海飛多倫多的航機上,疲倦的生意人只想安頓後便好好睡一覺。快起飛時,鄰座匆匆走來一名優雅的女士,生意人禮貌地協助她把手提行李放在高架上,道謝並互相介紹後,大家卻閒聊搭訕起來。原來這名少婦的丈夫和女兒都在多倫多,自己的生意和公司卻在上海,一年中加兩地來回好幾次,甚至幾個月。上海晉升為國際級城巿,生意當然愈做愈好,少婦好想趁機會全速在上海發展,但是丈夫女兒卻喜愛寧靜的加拿大生活。
面對一個陌生人,沒有包袱、沒有顧忌,有時可能更容易將內心最真實的話講出來。少婦低聲地說:「也許,是時候我要在家庭和事業間作出取捨。」
電光火石間,心靈的智慧給了生意人幾句話:「不要著眼於現在的處境,試想想:你最盼望有怎樣的人生?」她一時間沒法回答,只輕輕說了兩次:「我想想。」
生意人也實在疲累至極,對話暫停,便倒頭睡著了。
當他醒過來,瞥見少婦正瞪著眼睛凝視遠方,像落入深沉的思緒中。知道生意人睡醒,她急不及待地說:「我找到答案了,我最希望有快樂的人生。我知道有些東西失去了,會一生不快樂。」
文章原載於「格思」iQuest.hk – Quest Institute 的網絡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群基督徒創辦,是香港政府認可的非牟利文化機構。
余杏貞
加拿大華人基督傳道聯會文宣幹事‧媒體資源部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