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職人Bloggers 何俊雄 Lawrence Ho 工作素養

《哲學家‧船伕‧生命》

兼修生活

從前,有一個哲學家乘小船渡江,與船伕閒聊,問他:「你懂哲學嗎?」船伕回答不懂。哲學家便說:「那麼,你失去一半的生命啊!」哲學家再問船伕:「你懂音樂嗎?」船伕又回答不慬。哲學家便説:「這樣,你再失去多一半的生命了。」船到了江心,突然發現船有破洞入水,快要下沉,這回船伕問哲學家:「你懂游泳麽?」哲學家驚慌地回應不懂,船伕便說:「你將失去整條生命呀!」

這個故事的意思很明顯,說明即使我們博學多才,也沒有甚麽可自誇;我們並非萬能,任何人都有不足和軟弱之處,所以不可目中無人,目空一切,「……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12:3),需謹記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神的創造很奇妙,讓萬事互相効力,不會將所有恩賜給予一個人,以免人驕傲自跨,所以我們應懂得欣賞不同的生命。在神的創造裡,最不起眼的人,可能在一個特定時空發揮關鍵作用,懂游泳的船伕可能救不懂游泳的哲學家一命。

所以聖經教導我們,應該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1-3)

其實,這故事可有多一層的意義。哲學家主動問船伕懂哲學、懂音樂與否,本是看不起別人,他說不懂這些便等於失去一半加一半的生命,其實因為哲學代表萬物智慧,音樂代表感性藝術。在他的心目中,這些知識領域是他的生活質素,若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來看,他在享受自我滿足的最高需求層次,這個生活層次是他的人生,所以他説這是生命(life)。

船伕當然對生命有不一樣的理解。他講求的是生存,而不是甚麼生活層次,懂撐船,懂游泳;生存能力是他的基本需求層次,是他的生命(life)。

哲學家的世界與船伕的世界是兩個極端。人本來生來是在不平等的背景、不一様的個人資質、不同的際遇下成長,若所有人都是哲學家,哪裡有人肯當船伕?若所有人都當船伕,哪裡孕育出哲學家?

哲學家和船伕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各有不同的意義和價值,各自活出不同的生命。

耶穌說:「…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失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失生命的,必救自己的生命。」(可8:35)作為信徒,除了以上所講的生命層次(也不能被忽略的),另一層次,是屬靈的生命,是在神國度的生命,是永遠的生命。作為神的兒女,我們可以與神相交,與造物主連繫,學習在已然與未然之間繼續回應所召。

 

何俊雄
出版行政總監及職場培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