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牧養

懷念楊錫鏘牧師

兼修生活

最後一次接觸楊醫是本年4⽉23⽇,由HKPES安排的「楊E工作坊」,從主耶穌生平事蹟看祂如何處理社會公義的問題,希望幫助大家思考當下香港的處境。因為疫情的緣故,當晚的討論轉在線上進行,完結時他向大家透露了當天醫生證實了他的癌症復發,並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大家為他十分憂心,不過他仍然表現十分平靜,並且接受了我們的代禱。

算一算我認識了楊醫20年,由神學生及至後來成為事奉的夥伴,上主讓我的屬靈生命得以成長,心中滿懷感恩。還清楚記得在《門徒召命與生活》的課程中,他問每位學員「你的名字是什麼?」不是由父母選的名字,而是上主稱呼你的,到交最後習作時我還未想出來,他說不要緊,但要求我繼續思考;結果相隔5年後,上主藉一件事,由一位年青記者的採訪,把我的生命故事,從年幼到成長整合,那時我才開始明白上主的旨意,並聽到祂的呼召。楊醫在課堂時告訴我們他的名字是「父親」,他不單只是教導聖經的老師,還是父親,把真理活出來,以生命來影響他的屬靈兒女。

楊醫十分樂意幫助信徒辨明上主獨特的旨意,聽到上主的呼召,所以多年來也都協助不少信仰群體,包括HKPES,讓職場信徒認識人生的召命,特別是工作的使命,有研經課程、工作坊、生活營,職場信徒縱使在不同處境,仍然可以彼此認識、支持,互相鼓勵,來回應上主的呼召。

楊醫的召命觀源自於創造神學。在聖經兩個大主題,即創造與救贖,教會傳統多着重救贖,較為少談創造,也可能產生不少誤解,原來聖經作者並不是想用科學來交待宇宙的來源,更大的可能是談論人生的意義,楊醫從創世記首兩章和舊約智慧⽂學,解釋「⽇光之下」的人生和事物,讓信徒更加完整地把生活和信仰結合,他問我們的⼀個問題,「創造的相反是什麼?」引發我思想到許多人生的課題,包括生老病死、禍與福、人生際遇、上主賜人的那份、大自然的現象,包括災害。他在創造神學的研究,豐富了我們對聖經的認知,特別是舊約,讓我們更精準地把真理實踐於生活裏。

另一位我十分尊敬的聖經老師形容楊醫的性格為木訥。相信此詞是源於《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其實並沒有貶意,是形容他質樸嚴謹,言語謹慎的品格,他的教導從來沒有言語上的花巧,卻讓上帝話語的大能完全釋放。不時聽到有人挑戰他的神學思想,他從來不會生氣,總是以溫柔的態度,堅定地解釋,這不是清楚地說明他是經過心思熟慮,謹慎研究出來嗎?還有一個觀察,他主持專題討論時,只帶着殘舊、零碎的筆記,甚至很多時沒有筆記,只帶着一本聖經,卻能精準地詮譯和應用聖經的教導,他言語不多,喜歡經常「留白」讓大家更多思考的空間和對話的機會。大家都知道楊醫的生活十分有規律,生活作息不輕易改變,我們卻有幸見證他的一個「例外」,話說有一個晚上HKPES聚會後,大家意猶未盡,有人提出不如一齊去吃宵夜,繼續聊天,我們便禮貌上邀請楊醫,出乎意料之外地他竟然立即說好,並沒有一刻猶疑,於是我們對楊醫又認識多了一點。

尊敬的屬靈父親,感謝你給兒女的一切,天家再見!

何守謙
HKPES前董事

 

本文刊載於:HKPES《職報》十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