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泰勒(Richard H. Thaler)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他整合經濟學與心理學,把心理學上的假設納入經濟決策分析中,透過研究人類各項經濟活動中的「有限理性」(limited rationality)、「社會偏好」(social preference)和「缺乏自我控制」(lack of self-control),展現人類特點如何有系統影響個人決策和市場表現,對於金融市場投資決定方面,泰勒的研究也深深影響有關決定和有關結果的分析。
泰勒在「有限理性」領域的研究中,於1985年發展出「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理論,他認為小至個體,大至企業集團都有明確或潛在的心理賬戶。心理層面的運算模式與現實面的經濟運算模式不同,因此個人在作出財務決定時,會受到心理賬戶非預期的影響。那麼究竟何謂心理帳戶呢?當一個人的月薪為$10000,另年終獎金也為$10000,同時在公司晚宴抽到頭獎,獎金亦為$10000,以上三項金額均為$10000,並無區別,可是一般人在心裏對待這三項金錢的獲得原因和特質卻有不同的理解,並將它們放在三個不同的心理帳戶,因着放在不同的心理帳戶,一般人便習慣對三者做出不同的消費決策。這亦是人類反映在經濟行為的一種特質之不同價值判斷,亦即是在「有限理性」下的非理性經濟活動行為。
泰勒的理論也說人類在進行經濟活動決定時的一個盲點──害怕失去,所以寧願一開始會有一不想得到新而失去舊的心理,成為我們做出「不理性」決定的一種原因。另外,泰勒的「本賦效應」理論也是用來解釋我們「有限理性」的特質,要理解「本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先得了解「行為經濟學」中令一個概念「損失厭惡」,其意思是:得到一樣東西的快樂,通常少於失去一樣東西的痛苦,所以我們不喜歡冒險,寧願放棄得到的快樂去維持現狀,也不願意承受失去的痛苦。「損失厭惡」的前提是「擁有一樣東西之後害怕失去的感覺」,它暗含着一個假設,你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價值判斷,相信是非理性的,正如前文提到的「心理帳戶」的道理一樣。
泰勒說當你擁有一樣東西後,你對這樣東西的評價會高於你沒有擁有它時,這種狀況就叫「本賦效應」。綜合而言在「有限理性」的理論中,它指出我們的經濟活動中因着我們有不同的價值判斷,即是我們的「心理帳戶」之不同,帶來每人有不同的「損失厭惡」,以致因不同的「本賦效應」而表現出不同的消費和其他經濟活動,絕非數學推演的經濟模式所能解說,亦即是非理性的行為經濟活動。
鄧有信
HKPES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