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出自戰國時代楚國士大夫屈原在《卜居》的手筆。這位愛國詩人最後投汩羅江自盡,端午節吃糭子紀念他忌辰的習俗和他的關係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卜居》中,在同流合污的汙腐庸俗和獨排眾議的孤芳自賞之間屈原無法取捨,唯有求問卜筮尋求解脫。
今天不少人也是同樣處於無法預知又不能控制的境況中,進退維谷。取捨之間「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的心聲相信也是不言而喻。
昔日使徒保羅勸勵當時哥林多教會受逼迫的信徒説:「因為我們不是顧念看得見的,而是顧念看不見的;原來看得見的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才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 4:18)。他教導我們要將目光從看得到的轉移到看不見的地方,從外在的身體到內在的生命,從短暫的苦楚到那「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我們這短暫而輕微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 4:17)。他的意思就是要我們學習在這些逆境中辨解上帝的作為,同時也要順服祂的引導帶領。
當中一個重要的功課就是要把我們目光的焦點,從我們一般所能夠理解操控的事情上轉移到上帝那些也許是出人意表又難以明白,但卻可以是美好的作為那裡。「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的答案來自我們對天父上帝的信心和對祂的美好盼望那裡。蘇軾《定風波》中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也是異曲同工的一語道破這個「何去何從」疑惑當中之奧妙。
畫作用色暗淡淒滄得好像前路茫茫未卜的「孰吉孰兇?」。然而在眷顧我們的天父手中,我們永遠都是步向祂的榮耀,平靜安泰,一無掛慮。
陳慧忠醫生
(陳慧忠醫生是一位畫畫老師,從畫作看感恩,看我們的份,看上主創造的心意,蒙允許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