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職人Bloggers 圖像折射信仰 葉沛森 Sam 聖經與職場

《細想東方博士的旅程》

每逢聖誕臨近,馬槽、牧羊人和博士朝拜聖嬰的圖像往往伴隨節日裝飾出現在教堂、商場、校園或者文化場所內。這些圖像有時候令人感覺不以為然。除了因為它們部份品質粗糙,刻板而略帶媚俗 (kitsch) 色彩外,它們所呈現的內容與福音書記載的出入也引發了偏離聖經的擔憂。一般馬槽聖景都有牛、驢和羊,但福音書中並沒有這樣的細節。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的著作 Jesus of Nazareth: The Infancy Narratives 中也明確指出,這些動物沒有在福音書關於救主降生的記錄中出現。又例如三王朝拜聖嬰,福音書既未指出他們具備王者身份,也不曾明確記載人數。[1]

然而,逐字逐句呈現福音書的記載並非馬槽聖景設計背後的唯一考慮。設計者可能更著重把救主降生的事蹟與舊約聖經關聯起來,強調新舊兩約的整全意義。牛和驢在馬槽旁邊是為了呼應《以賽亞書》一章 3 節:「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這裡提到的「槽」,在舊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中的用字,與福音書中的「馬槽」相同。[2] 此外,牛和驢陪伴在聖嬰兩側,也可能是刻意呼應七十士譯本《哈巴谷書》三章 2 節,該處提及「神在兩活物中間」。[3]

至於占星家 (或譯術士,μάγος),除了從他們的三件禮物推測人數是三位外,他們被塑造為王者形象也同樣可能是為呼應舊約。例如《詩篇》七十二 10-11節,「他施和海島的王要進貢,示巴和西巴的王要獻禮物。諸王都要叩拜他,萬國都要事奉他」。《以賽亞書》的預言更是時常被聯想到與福音的記載有關:

「…君王要看見就站起,首領也要下拜,都因信實的耶和華,就是揀選你以色列的聖者」(賽四十九 7)

「萬國要來就你的光,君王要來就你發現的光輝。…成羣的駱駝,並米甸和以法的獨峯駝必遮滿你。示巴的眾人都必來到,要奉上黃金乳香,又要傳說耶和華的讚美」(賽六十 3, 6)

關於東方博士的討論可追溯至特土良 (Tertullian, c. 160-230) 和俄利根 (Origen, c. l85- 254)。特土良是首位將東方博士稱為「王」的教父,他在著作 Adversus Judaeos 中引用《詩篇》72 篇為依據支持這一觀點。而俄利根在其著作 Genesim Homiliae 中也稱東方博士為王。[4] 隨著時間推移,宗教文化變得精緻複雜,傳說和豐富的想像漸漸融入東方博士的事跡中,例如三王代表不同年齡的人,或代表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膚色的民族等,為突顯救主降生與一切外邦人的救贖息息相關。而三王的名字 (Caspar, Balthasar and Melchior) 的出現,可追溯到六世紀初一份希臘文手抄本。[5]

當然,這些後來添上的修飾並不增加我們對歷史原貌的認識,但透過為這些人物加上色彩,卻能夠吸引人走進敍事裡頭,細想人與救主相遇的不平凡經歷。縱使我們對東方博士的真實歷史掌握甚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只能被視為救主降生故事中的背景裝飾。相反,讀者若認為東方博士是真實有血有肉的人物,那麼他們因遇見耶穌而得到的生命轉化,顯然值得讀者停下腳步來思考。方式是讀者親自進入敍事裡頭,並以第二身的角度看待聖經人物,與他們一同經歷遇見耶穌所帶來的生命更新。

中世紀《聖路易詩篇歌集》(St. Louis Psalter) 中一頁插畫,[6] 以上下兩半分別顯示東方博士覲見希律以及朝拜聖嬰的情景 (太二 1-2, 11)。畫面整體布局均衡,人物色彩鮮豔,背景貼上金箔,書頁邊緣繪上裝飾的花紋。

The Magi before Herod (above) and 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 (below)
c.1190-1200, Saint Louis Psalter, 17r.

畫中人看似舉止平靜從容,但當讀者深入敘事時,卻會發現潛藏其中繃緊不安的氣氛。除了馬利亞之外,若將其他人物若都視為王者,則在狹小的頁面內排滿了八位王者的肖像。在現實世界裡,諸王齊聚一堂從來都不是偶然;相反,國家領袖會晤必定具有新聞價值,引發無數關注,因為他們握有操縱百姓命運的權力。即便不認為三名占星家本人具備王者身份,有學者指出,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和七十士譯本的語景,他們應被視為王的使臣,代表其所侍奉的君王駕臨耶路撒冷。[7] 盤據於東面的政治力量派遣代表到耶路撒冷,並查探未來王權誰屬,無疑是極敏感和不尋常的事情。

因此,這畫面著實充滿政治意味,甚至令人感到危機一觸即發。八個王者 (或代表他們的使臣) 的肖像擁擠一起,究竟是平安抑或衝突的先兆,誰是握有至尊權力的人?「東方智者」當著希律的面問「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當其時猶太人之王豈不就是希律?「智者」此問到底是缺少智慧、是外交手腕拙劣、還是故意向希律施加壓力,質疑他的正統性、甚至是有心聳動希律身邊的臣子叛變,抑或是因爲得到啟示的緣故,輕看地上的權勢?聖經沒有提供直接的答案,但讀者應能親自投入敍事裡頭,設想自己就站在博士的身旁,親歷覲見希律與朝拜嬰孩耶穌的兩個時刻,感受兩王的權勢,體會在兩者之間作出個人效忠與投誠這一抉擇的重量。

「博士因為在夢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太二 12)。博士們長途跋涉尋訪新生王,無論是徒步還是依靠牲畜代步,過程都是緩慢而令人疲憊的。從前教會的圖像藝術中,經常可以看到描繪三人在一天奔波之後進入夢鄉的情景。他們擠在一起呼呼入睡,有時候三人只得一個被窩,捉襟見肘有點可憐。法國歐坦主教座堂的議事堂 (Chapter House) 內,有一系列石雕柱頭 (capital),其中一個就刻上了天使在夢中指示博士的場景。[8]

Dream of the Kings
Cathedral of Saint Lazarus of Autun, France

圖中可見幾位博士本來是沉沉睡著了,其中一位被天使輕碰右手的尾指,於是便立即有所領悟,雙眼瞪大,表情趣怪。這可能是因所領受信息的內容使他從夢中驚醒,但他也可能是在夢中張開眼睛看見天使,詮釋的空間留給觀看雕塑的人。按聖經所記他們是從神獲得指示,而雕刻作品的匠人,設想天使擔任傳話者。這石雕造型可愛,但也不只是為了討人喜歡,它能夠引起觀賞者的神學思考──人怎樣從上帝得啟示?博士們得到的啟示內容十分嚴肅,關係到他們前面的路向和安危,如此重要信息的交付過程,在這石雕上卻顯得十分含蓄細膩,悄然無聲,天使指頭輕觸博士的尾指,信息便已清楚傳遞,彷彿不需一言半語。這種瞬間心領神會的經驗,是否就是上帝默示臨到的情形?讀者若駐足這一幕敍事,甚至於進入博士的夢鄉,感受身體疲憊的他們如何獲得餘下旅程的重要資訊,細想上帝周全的護佑照管,或許可以讓讀者在自身的艱苦人生旅途中得到安慰和鼓勵。

 

[1] 《馬太福音》二章 1, 7 及 16 節。

[2] φάτνην, φάτνη。參路二 7, 12 及 16 節。

[3] Κύριε, κατενόησα τὰ ἔργα σου καὶ ἐξέστην. ἐν μσ δο ζων γνωσθσῃ, (in the midst of two living beings) ἐν τῷ ἐγγίζειν τὰ ἔτη ἐπιγνωσθήσῃ, ἐν τῷ παρεῖναι τὸν καιρὸν ἀναδειχθήσῃ, ἐν τῷ ταραχθῆναι τὴν ψυχήν μου, ἐν ὀργῇ ἐλέους μνησθήσῃ. (LXX, Ἀμβακοὺμ 3:2)

[4] 上面提及的舊約經文,是否隨著耶穌降生而「實現」或者「應驗」,今天釋經學者的結論傾向否定。這並非聖經預言不實現,而是在耶穌和《馬太福音》成書的年代,作王或掌權的人 (如希律、彼拉多、羅馬帝國的王等) 不見得歸順基督。就福音書作者的角度而言,地上作王的人向基督下拜的情景,可能是放置在一個終末的視野中才會實現。

[5] 此作品已失傳,它的內容只能從七至八世紀文獻 Excerpta Latina Barbari 中得知。

[6]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aint_Louis_Psalter_17_recto.jpg

[7] Mark A. Powell, “The Magi as Kings: An Adventure in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The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62 (2000), 465-467.

[8]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utun_chapiteau_2.jpg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aint_Louis_Psalter_17_recto.jpg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utun_chapiteau_2.jpg

【作者保留版權】

葉沛森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客座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