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職人Bloggers 鍾梓昭 Newmen 聖經與職場

《當工作變成勞役》(上)

兼修生活

過了許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原文有這幾個意思:service of God, work, labor of slave, burden of Slavery),就嘆息哀求;他們因苦工 (Bondage)所發出的哀聲達於神。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神看顧以色列人,神是知道的。(出2:23-25)

從創世記的敘述,我們知道工作 (work)的本質是神給予人的一種天賦的責任,是人對神的敬拜與事奉(service),我們透過工作將最美好的成果獻呈給神,同樣我們透過工作成為別人一個最合適的幫助者以及成為別人的祝福,做一個有神形象樣式及有關係的人,去與神同行。

不過,當以色列因為饑荒並因為約瑟的用心安排,最後決定暫時離開神所應許那流奶與蜜之地,舉家移民下到埃及,落腳在埃及境內最好的歌珊地,在那裡繼續他們畜牧的工作。創世記47:27描述他們在那裡得了產業,並且「生養眾多」,這不單是神創造的原意(參創1:28及9:1),亦是神對亞伯拉罕及其後裔的應許 (參創17:6,35:11及47:27)。

可惜好景不常,根據出埃及記第1章的記載(參出1:7-14,2:23-25),當約瑟作宰相時及認識他的法老王都過去了,他們的職場頓時起了劇變,工作變成了一種勞役,令他們因做苦工(bondage/slavery)而覺得命苦,並且令他們歎息哀求,甚至要向神發出哀聲。

我們的工作也同樣有可能在這個「搵食」的過程之中變成了一種勞役,令我們被受工作所捆鎖、成為工作的奴隸,而令自己最終失去了真正的自由。這種轉變有可能是由世界的價值、社會的風氣、公司的架構、文化、制度等造成,亦有可能是由我們自己所一手造成。

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不斷將工作(無論學業及事業上)的表現與成就,等同了一個人的存在價值。我們必須醒覺自不要被這種不健康的意識形態所潛移默化,否則我們很容易不自覺地不停「做」工,以為自己沒有了工作就是沒用、沒有價值。我們亦會不斷追求工作所帶給自己安全感,結果就不自覺地成為了工作的奴隸。

本應是我們主導工作,現在卻由工作主導了我們,成為了我們的主人。每當工作在我們心目中的重要性凌駕了上帝的重要性,又或者每當工作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取代上帝的地位,我們就成為了工作的奴隸,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去敬拜事奉上帝,去做上帝心目中想我們要去做的那個人。

除了以上這種自願性被勞役之外,我們亦往往落入另一種非自願性被勞役的狀況之中,這種勞役是一種結構性的欺壓,是上層對下層不人道的對待,將下屬物化當作工具一樣來物盡其用,非但不是「善用」人力資源,而是對人力資源的「用盡」和「濫用」。以上兩種被勞役的狀況都會使我們發出哀嘆,究竟我們除了發出哀聲之外還有什麼出路呢?(待續…)

 

鍾梓昭
前HKPES資深事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