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霸權》既是書名,也是本港大部份市民心目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詞語,它代表平民百姓對於仇恨各大地產商的心態。較早前,有大地產商主席表示,地產商被冤枉,根本沒有所謂「發水樓」,沒有「地產霸權」。世事向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筆者的看法是,繼續糾纏於「地產霸權」現象是無濟於事的,大家應該查找問題源頭,繼而對症下藥根治才是。
近年本港整體經濟只有1%至3%的實質增長,薪金增幅趕不上通脹升幅,但私人樓宇價格卻大幅急升,甚至升破97年樓市泡沫高位。今年4月,本港整體樓價相比97年高峰時更高出13個百分點,三月份成交宗數更是2010年11月來最高。再者本地主要地產商的業務廣泛,涉足電訊、零售及公用事業等範疇,導致「地產霸權」深入民心,成為眾矢之的。
我們都知道,各行各業都受制於租金和樓價高企,使做任何生意的成本大增。據ECA最新調查發現,本港租金再上漲15%,無提供家具的三房住宅租金平均每月11,813美元,此情況進一步加強香港成為最昂貴高檔物業城市的地位。
當然,在過去的十多年,本港政府限制土地供應,房屋政策的失敗亦是導致高樓價的原因之一。不過,隨著中國資本流動開放,內地資金大量湧入本港私樓市場,推升本地樓價,加上在全球一體化及量化寬鬆等因素下,除香港外,現時新加坡,倫敦,澳洲的地產崛起亦十分顯著,這都是由於經濟力量所引致。
筆者認為,要了解香港的樓市,必先要了解其他國家的樓市,從而可以更清楚明白全球和本地的經濟因素的影響。以下的兩個圖正是把香港的樓市跟新加坡、英國、澳洲等國家作比較。當然,香港只是一個城市,最合適的比較應該是跟英國和澳洲的大城市,如倫敦和悉尼比較,否則,是低估了它們的升幅。
(圖一) 圖一顯示,如果從1980年算起,過去的30年總體來說,香港的樓市基本上是和鄰近的新加坡和澳洲同步,英國在金融海嘯後才明顯跑輸。但是,如果從1990年算起,香港的樓市是四者之冠,而且波幅也是最大的。
(圖二) 不過,較少人知道的,如果扣除通脹後,自1980年來(圖二),香港的樓價竟然大幅跑輸另外三個國家;就算由1990年算起,扣除通脹後,香港的樓市都仍然跑輸新加坡。
另外,香港的樓價,相對於租金收入,自1980年起,升幅較少,即是說,新加坡樓市的租金收入回報增長,相對於香港樓市更低;而香港樓市的租金回報和澳洲相若。不過,如果從1990年計算,香港的樓價相對租金,卻是四地之首。
找出問題,才能對症下藥。從以上種種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香港樓價高漲,是不爭的事實,不過,香港周邊的地區,特別是澳洲和新加坡,雖然沒有香港嚴重,但是仍然升幅不少。所以,樓價升,既是一個本土的問題,也是一個全球資金流向所帶來的結果。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國商學院客席副教授
前國際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