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工作中,做得好並不足夠(Good is not good enough),追求卓越才是致勝之道。一個性格外向、善於交際、說服力強的人,深愛對人的工作,卻選擇了會計文書工作,充其量只能做得好,卻無法達到卓越的水平。能夠卓越,必須建基於自我才幹的認識與肯定。保羅在羅馬書列出7種才幹,包括豫言、執事、教導、勸化、施捨、治理和憐憫(羅12:6-8),並肯定各人恩賜有所不同,但要能發揮,保羅提醒我們必須專一。職場上不能做到卓越,與才幹不被肯定、未能發揮和不專一有關。
專一才能卓越
不少管理人,盲目追求成本減省及工序重組,不斷增加工作內容,以致核心工作做得不夠好。正如教改下的老師,又要備課、教書、輔導學生、批改習作,更要兼任行政、活動策劃,連課堂上的Power Point都要製作。即使上述各項都能做到要求,但頂其量只能做得好。在核心工作上,無法卓越。老師的核心工作,一定是傳遞知識及接觸學生,那麼次要的工作,例如Power Point及多媒體製作,應該找教學助理協助,那麼兩個不同才幹的人,都能專一工作,發揮所長,才能有卓越的表現。
競爭使下的卓越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專一發揮才幹,更是重要。今時今日的產品,是與全球市場競爭,達到世界標準;服務要超越國際水平;技術工藝要達到世界級。所以,無論做球員、銷售員、會計師、律師或財務策劃師、以致製造商,做得好並不足夠,一定要追求卓越,要達到國際水平才有生存空間。質劣、假貨、次貨只會被淘汰。
同理心的卓越
然而,卓越的衡量,不完全在於結果的比較,也包括接受服務者的感受和自己的滿足感。比如某酒樓可以製造全世界最好食的「燒賣」,但傳菜員差劣的服務態度使顧客心生厭惡,食之無味!因此卓越的定義,往往是認受的(Perceived)和易地而處的,接受服務者是否評價其為卓越的表現致為重要。
享受卓越
不少人做出別人眼中公認的卓越表現,但內心卻缺乏滿足感,原因是追求卓越的心態出了問題。職場中的卓越,肯定是相對和「挑欄式」的,今天你能生產全港最優質的飲料,比較其他製造商,你的確非常卓越,但相對於國際市場,你還是微不足道,肯定是一山還比一山高。不少人害怕失去卓越的地位,給別人追上;唯有繼續挑戰下一道欄木,壓力自然非常大。要真正能享受從發揮才幹至達成卓越所帶來的滿足感,還不如回歸到耶穌對善用才幹的人的稱讚。「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 25:21) 問自己一句,是否真的「良善忠心」 – 認識自己的才幹,知道自己的才幹有多少(一千?二千?三千?)。忠心地發揮,榮神益人地工作,最終得著上帝的稱讚,這才是上帝眼裏對卓越工作的肯定!
本文轉載自 http://www.rickyszeto.com/,並蒙允許轉載於HKPES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