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命觀

乘巴士,論人生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三11)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對濫用「金句」很反感,主要是因為這樣做只是以偏概全,而且根本沒有理會經文本身的上文下理。不過也有例外的,就是傳道書三章11節。這節經文雖短,卻常令我正視信仰和人生,賦予荒謬處境一點兒的盼望。   在這「金句」中,傳道者宣告,原來天下萬務有其始終是創造主的安排,而且這安排是美好的,同時創造主亦把永恆的觀念放在我們的心裡,使我們一方面對人間的禍福感到虛空,另一方面卻令我們更珍惜眼前的短暫,並且享受勞碌所得的成果。這句話看似難明,但其實正是我們人生的寫照。

有人把有限人生的不同遭遇以乘巴士來比喻,我覺得甚為貼切。

在巴士中有很多乘客,他們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上車和下車。有人上車時,一同上車的乘客不多,所以上車後很容易就立刻找個座位坐下,可以舒適地享受整個旅程,甚至有人可以找到看風景的位置,坐下之餘更可欣賞沿途路旁景緻,對他們來說,這次旅程真是甚為舒暢。

但是,亦會有人上車時,一同上車的乘客很多,而且車上亦早已擠滿了人,於是他們只好擁擠在車中供人企立的空間站着,一方面要緊握扶手以免跌倒,另一方面又要緊拿着自己行李,巴士在行駛時他們的感覺當然比不上那些安坐在位上的乘客。然而,就是企位,亦有些乘客還是能找到較好的位置,令他們企得是較另一些乘客「舒適」一點的。

巴士經過的路線其實並無新意,有時路面會平直一些,所有乘客都好過一點;有時路面彎曲不平,企立的乘客就更要小心了。不過最重要的是,無論在車上甚麼位置,是企抑或坐,他們所有人都是乘客,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到時便要下車,巴士只是個交通工具而已。上巴士的原因不是為了爭個好位置,也不是為了坐在座位上,而是為了到站下車。

不久,巴士到了某個車站,有人在這車站上車,亦有人在這個車站下車,在下車的人當中,有幾個原本是坐在好位置,可以欣賞沿途路旁景緻的乘客,但到站後,不管他們如何喜歡自己的座位,他們也得下車。就在他們離座時,那些恰巧站立在他們座位旁的乘客就可以欣然坐下,享受他們餘下的旅程。對這些乘客來說,他們在這次旅程中終於遇到好機會,可以安舒一下,然而當他們到站後,他們還是要離座下車。

雖然大家都希望可以安坐於座位上完成整個旅程,對巴士上所有的乘客來說,可以這樣享受旅程的人畢竟是少數。事實上,巴士乘客在旅程中可能是全程站立,可能是站立部份時間,可能坐得不太好,也可能坐得很好。有人會為了爭個好座位而有計劃地站在較有利的位置,亦有人安於全程站立,也有人忽然得到一個好座位……這一切都視乎乘客在登上巴士後,未下車前的機遇。

我相信沒有巴士乘客會以乘搭巴士的座位/企位機遇來判斷乘搭巴士的意義,因為座位/企位只是過程,巴士是為運送乘客到他們的目的地而設,在巴士上的機遇只有在巴士可以載人到達目的地、乘客可以安全下車的前提下才有意思。

傳道者認為,人生萬事,始終有時,必須要從創造主永恆的角度看,才見其美好。

作者:楊錫鏘、黃讚雄

本文原載於《時代論壇》2012年4月12日,第1285期,並蒙允許刊載於HKPES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