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神的道。(路 5.1)
走進《路加福音》五章 1 節的情景中默想基督生平,讀者獲得甚麼印象?眾人擁擠著要聽神的道,驟眼看來是傳道者享受成功的一幕。然而,這印象並不十分準確,起碼借出漁船的西門彼得沒有因耶穌的道動容。當他後來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路 5:8),並非因為聽道扎心,而是他和同伴對最後一網漁獲的重量感到無比驚訝。又或者耶穌昂然站立湖邊,受群眾簇擁的景象是一塊樣板式的廣告牌,標榜宗教人物的偉大?然而,這印象與福音書大篇幅報導耶穌被人唾棄與受辱的情節作比對,則顯得格格不入,欠缺真實感。
當眾人擁擠上來,聖經作者刻意引導讀者注視耶穌的一舉一動:「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路 5.2-3)。神的聖道本可瞄準人的心坎直接而個別地作出啟示,如此便叫領受信息的人沒有絲毫懸念。然而,成了肉身的道選擇了就地取材,以漁船與湖畔這些偶然條件和天然環境,邀請願意的人前來考察神國的事,以人能夠明瞭的言語,讓聖道響徹天地。基督來到祂創造的世界 (西 1:16),天與地向造它們的主敞開,然而基督來站在海邊,[1] 俯就人窘困的處境和限制,讓人被神的道召喚之際,他們的自由與尊嚴一同得到成全。《馬太福音》十五 29-30 如此描寫:耶穌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就上山坐下。有許多人到他那裏,帶着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在這一天,不少破碎的人生被挽回,啞巴說話,殘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見;在錯愕和希奇中人就歸榮耀給神 (太 15:31)。
眾人正擁擠上前,耶穌正向彼得招呼,要用他的船,讀到此情景,讀者是否也被吸引,轉念擱下手上事情,這一天留在海邊與耶穌和群眾一同渡過?「海邊的一天」有點像兒時的作文題目,但為了反覆細嚼經文,以第一身投入當時的情景,讀者需要在腦海的畫布上想像這海邊一天的景緻和人物。我們記憶裏的各種海邊經驗被檢索出來並重新組合,伴隨記憶的感受也一同被喚起。讀者並非在經文文字的表面徘徊走過,也不是機械地把經文約化為一個顯淺的道德訓誨,而是十分自覺地走入基督的生平,準備與祂相遇。
畫家繪畫聖經敍事,具體地將自己的閱讀經驗記錄,把探索經文的過程和感受凝固下來,令後來讀畫的人可以參詳比較。十七世紀,鹿特丹畫家薩夫特雷芬 (Herman Saftleven, 1609-1685) 有兩幅作品以基督在海濱宣道為題材,分別是 1642 年寫成的「基督從船上講道」,現收藏於蘇格蘭國家畫廊,與及 1667 年作品「基督在革尼撒勒湖彼得的船上作教導」,由倫敦國家美術館於二十世紀初購入。
1642 年的 「基督從船上講道」(Christ Preaching from a Boat),畫布闊約 30 吋,高 42 吋。這大型的作品讓讀者有寬闊的視野,天空佔超過畫面一半面積,予人遼闊、開放自由的氣氛。畫裏頭的光線柔和,呈金黃色,不肯定是早晨抑或黃昏,但無論如何似乎都是合適到海邊的時間。岸邊水位很低,人可以輕易涉水而過,令人感覺可以輕鬆到耶穌那裏聽祂的教導。上帝的聖道在自由寬闊的天地間被世人聽見,並且不斷迎接願意加入的人。
因為畫面佈局遼闊,人物無可避免比較細小,看不見面容,但在細心觀察下仍可感受到人物的各種動態。(高解像圖片,可在蘇格蘭國家畫廊網站瀏覽。https://www.nationalgalleries.org/art-and-artists/5394)可以見到耶穌正在小艇上舉起右手教導群眾,主頭上有光環。小艇兩旁分別有民眾正在匯聚,他們逼近水邊似乎要得到最佳位置聽耶穌的講論。不少人拿著漁桿,大概原本打算垂釣,但卻被耶穌吸引而駐足。畫中間接近讀者的位置有幾位身體有殘疾的人,有手持拐杖的,有以小木凳在地上爬走的,嘗試繞過淺灘到耶穌前面,雖然他們比其他人需要更費力,但引到耶穌面前的路仍是可以找到的。
畫家後期的作品 (1667) 比先前的畫面面積倍增了,容納更多細節,讓畫家對經文敍事的演繹有更多發揮。這一幅畫中的天空仍然佔近一半面積,但左邊的山勢明顯陡峭得多,而且在陰影中顯得嚴酷,充滿壓迫感。畫中人物數量多,耶穌的身影隱沒人群中不容易被發現。閱讀這畫,讀者可以按著山勢的線條,視線由左上角往下移動,然後橫過海邊,一直到右邊的陸岬。陡峭山坡上行人路徑並不明顯,山上高高低低不同位置上都見有人嘗試下山,有身材細小的似乎是兒童,讀者不禁擔心 —— 小孩如何能通過這困難的地形。與較早前的畫相比,到耶穌跟前的路艱難得多。(高解像圖片,可在倫敦國家美術館網站瀏覽。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herman-saftleven-christ-teaching-from-saint-peters-boat)
左下角的人物最接近讀者,因此亦繪畫得最大,原來下山的路上盡是行動不便者和病者。細看之下,擔架上的病人正轉過頭來與讀者視線接觸,似是在發問,如果人遇到障礙無法到耶穌那裏,其他人會袖手旁觀嗎?畫家加入了殘疾病患的人,大概是因為《馬太福音》十五 29-31 的描述,這繪畫作品將兩段聖經同時呈現。[2] 這大概並非畫師穿鑿附會或者一時糊塗,將不同的記載拉在一起,而是寫畫過程中畫家為一個存在 (existential) 的問題而掙扎── 上帝的道真的可親嗎?人在自身的局限裏果真能順利到基督跟前聽見恩言?
所以,在頭一幅作品中畫家在畫布上實驗一個敞開的世界,在風和日麗的早晨或午後,潮水退卻之時,即使行動不便的人也有把握到耶穌跟前。畫家似乎正嘗試以心靈感受上帝的道是如何慷慨,樂意臨近世人。而在第二幅作品中,則進行一個不同的思想實驗,畫家刻畫世人走的路坎坷艱難,探討在患難中如何得聞福音。
事實上,在同一畫面呈現兩段並非完全無關聯的經文片段,正正是我們腦海裏常常出現的狀態。例如當讀到「十童女」的比喻 (太二十五 1-13),我們可能立時記起前幾章「天國筵席」的片段 (太二十二 1-14),又或者聯想到末後「羔羊婚宴」(啟十九 7-9) 的景象,於是不同的片段在意識裏流過交疊。我們通常讓這些印象過去便算,畫家卻捕捉這意識狀態,聆聽心靈的感受與掙扎,並且在畫布上將它們凝固下來。換言之,畫作是畫師對經文的視覺釋義(雖然不一定是學術上嚴謹精確或在神學教義上正確無誤),但卻是畫師走進經文世界後的個人體驗,而讀者的觀賞行為便相當於與畫師一同對經文進行信仰探討與交流。
[1] 革尼撒勒湖又可稱加利利海或提比哩亞海 (約 6:1)。
[2] 即《路加福音》五 1-3 與及 《馬太福音》十五 29-31。
圖片來源:
Herman Saftleven, Christ Preaching from a Boat, 1642.
https://www.nationalgalleries.org/art-and-artists/5394
Herman Saftleven, Christ Teaching from St. Peter’s Boat, 1667.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herman-saftleven-christ-teaching-from-saint-peters-boat
【作者保留版權】
葉沛森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客座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