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n hand
CBD職人Bloggers 富哥專欄 司徒永富 Ricky Szeto

「敬業」永不out!

《禮記》中有「敬業樂群」之說,可見中國人一早已經提出人要敬其業。不過,可惜在一項全球性的調查中,中國人的敬業度並不怎樣突出,充其量只是相當於全球平均水平而已。再看香港的情況,職場中人(尤其是年輕一輩)的工作觀及對職業的態度與上一代大大不同,「敬業」可能被認為是old fashion、outdated,因而不再是必然的態度或做人的美德了。環顧全球的職場,全世界最敬業的僱員,相信莫過於日本人了,早前筆者與太太到日本旅遊,當中一個經歷,讓筆者更深的體驗日本人的敬業精神。

話說太太在旅遊途中,她所戴的眼鏡一顆螺絲釘掉落不見了,鏡片亦告脫落,彷徨之際剛路經一眼鏡店舖,雖然言語不通,但最後店員都明白我們來意是要修理眼鏡。從打扮和語言看來,我們只是路過的遊客,肯定不會在店舖驗配眼鏡或日後介紹生意,但該店員仍恭敬招呼我們上座猶如上賓,結果經過他十多分鐘滿頭大汗的尋找和裝嵌合適零件之後,太太的眼鏡終於修理妥當,而且店員更表示分文不收,完全免費。我們除了滿口多謝,心中亦對他的敬業態度十分讚賞。

究竟敬業是甚麼意思?該以甚麼標準來量度呢?梁啟超先生在他的《敬業與樂業》一文談到敬業時,曾引用朱子的「主一無適便是敬」來解釋,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心無旁騖,便是敬;因此敬業是專心並忠於你的職業。不過,從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敬業是員工對工作的投入程度(engagement level),可以分三個層面去量度:理性(rational)——員工對工作的角色和責任的理解(思想層面)、感性(emotional)——員工對工作的熱誠和投入(感受層面)、積極性(motivational)——員工如何履行他的職責(行動層面)。

若將以上梁啟超的看法,放入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來看,那麼敬業應該具備了對職業或工作五種特質,就是:專(專注)、忠(忠心)、通(通曉)、愛(喜愛)、勤(勤力)。去年上映的一套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很多人看過都被男主角那種敬業精神感動和吸引,若果讀者還記得劇情的話,相信你們會同意,男主角亦同樣具備這五種敬業的特質。要擁有這五種敬業的特質並不困難,事實上任何一個行業的從業員都可以具備對工作的專、忠、通、愛、勤,只不過我們要肯付出(有時甚至要作出某程度的犧牲),才會有敬業的心態和熱忱。

不過在今天香港的職場,真正的敬業精神實在十分缺乏。你可能會問,香港人這麼努力工作,常常加班,難道不是敬業的表現嗎?老實說,香港人的投入工作很多時是十分功利的,往往是出於對金錢報酬的期望,因而缺乏「忠」的特質;又或者雖然勤力拚搏,但經常抱怨工作而缺乏「愛」的質素。雖然在實際的情況下,報酬是很多人投入工作的一個很大誘因,因此「做好呢份工」只是一種手法。不過筆者卻認為升職加薪不應是敬業的目標,它們只是敬業的可能結果。筆者的經驗是當你不計較報酬,為了做好工作而敬業的話,你最後一定會得到祝福的。

敬業是一種美德,是做人的應有態度,就好像上文提及那個眼鏡店的店員,他對我們的服侍絕非因為有報酬(或期望將來有報酬),又並非受上司的吩咐去做,相信純粹是因為他的敬業精神。因此每當筆者看見太太鼻樑上的眼鏡,就提醒筆者,要學習那位日本店員的專業精神和敬業態度。

文章原載於「格思」iQuest.hk – Quest Institute 的網絡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群基督徒創辦,是香港政府認可的非牟利文化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