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醫聖經默想系列

「當上帝把你的一份挪走時…」(2)

在2011年,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教授楊錫鏘牧師(楊醫)先後主領HKPES的經文默想小組四次聚會,在聚會中,小組成員均有美好的分享。《職報》會將有關分享整理後刋登,以享讀者。

日期:2012年8月18日

經文:約翰福音二十1-18

朗讀與默想
先安靜片刻,然後由楊醫朗讀經文兩次。

互動對話
組員們默想後的分享和提問,以及與楊醫的對話。

分享1:
我本來想代入經文中的三個角色:抹大拉的馬利亞、約翰和彼得,卻發現自己都不配…然後我再想像,事件中耶穌大概會很傷心,他所愛的兩個門徒都令他失望。第一個去找、最心急找耶穌的是馬利亞,由她發現屍體不見了,並去通知約翰和彼得。耶穌所愛的約翰不敢進去,彼得衝了進去,然而兩名門徒沒有跟進屍體失蹤的事,就回家算了。獨剩下馬利亞留在原處傷心。面對這樣的情況,耶穌大概會很傷心吧?

我聯想到自己當小組組長時,有累的時候,有時候會想別人欣賞我和副組長付出的努力,卻沒有。這段經文給我安慰。

楊醫回應:
我鼓勵大家繼續探究這些初步的想法,讓經文繼續向你說話。經文並沒有交代耶穌的回應、經文強調門徒的「不知道」,他們不能完全明白。也許這就是事實:我們怎樣都不會完全明白。

補充一點背景資料:當時捉拿耶穌門徒的行動,只捉拿男人,因此,男門徒的確是要冒生命危險出來察看的(畢竟屍首不見了是大事,總得出來查看),而女人就可以留在現場(釘十字架時,也是女人比男人多)。

耶穌復活的事,活在二千多年後的我們,當然能夠明白。門徒當時不明白,其實才是正常的。經文中強調的「不明白」,也許才是信仰的真實。

分享2:
兩個門徒彷彿在鬥快:約翰先到場,卻又不進入,而後來的彼得卻又比約翰先進入去。他們急切想知一些東西,望到一些東西,卻又甚麼都不知道。之後又沒有把消息傳予他人,彷彿甚麼事也沒有發生。這令我聯想到職場的場景:我們想在職場達到某個職位,然而升到某個位置,其實都不外如是。

楊醫回應:
讓我們從經文學習看深入一點、看多一點,我們往往看又看不夠,又不明白。是次默想的重點是「如何面對失落」,例如馬利亞看不見屍體的失落,我們如何才能去到「終於明白」的境界呢?

經文中有很多個「看見」,例如1節,馬利亞「看見」墳墓打開──馬利亞一心來膏耶穌的屍體,她隨即決定屍首被盜了。其實只要馬利亞走上前察看一下,看到細麻布仍在,就不會妄下結論;5節:約翰不敢入去看,只在外面「看」──他看不清楚;6節提到彼得「入去看」,大概因為他生性衝動,他衝進去看,因此就看多一些。及至8節表達門徒的反應:約翰「看見」就信了。

套用到我們自身的處境,也許我們都看不夠仔細,又有預設的想法,導致我們好像馬利亞一樣,看都不要看就下結論。經文不斷重覆「看見」,然而每人看的程度不一。

分享3:
馬利亞雖然她看得不夠深入,但是她有留守在現場,她在等候之中見到天使,最後也把耶穌(「拉波尼」)認出來。她雖然慌張,卻仍然與別人分享喜訊。就好像我們處身在一個困局中,也需要跟別人分享,與此同時,我們對神仍要有信任。

楊醫回應:
馬利亞對耶穌的心,是無庸置疑的,她的行為是出於對耶穌的深情和愛。讓我們反省:馬利亞面對她的「失去」,如何可以跳脫出來?

分享4:
耶穌是以漸進的方式、以及多角度來啟示,他沒有責備馬利亞,在13節,他肯定一個人「失去」的感受:傷心、難過和失落,是肯定的;第二,在15節,不管天使和耶穌都探問馬利亞為甚麼哭、並且要找誰,這是理性的確定、定位和反思;最後在16節,馬利亞辨認出耶穌的聲音,耶穌叫出她的名字,這是心靈的回應和甦醒。

楊醫回應:
每當經文使用直接引述(direct speech),一定是重要的話:15節問馬利亞「為甚麼哭?」,乃是要確認其背後的原因;問「你找誰呢?」則是要問她知否自己要甚麼。

也許你想要的,其實不是你真正需要的。

分享5:
馬利亞的期望落空了,一如我們的期望落空一樣。從女性角度去想,馬利亞跑去找門徒,是出於分享、被安慰的需要,結果她被男門徒「撇下」,他們走了。唯有神真正關注和安慰到她心靈的需要,耶穌的一句「馬利亞」,給予她平靜安穩。

楊醫回應:
是的,耶穌呼喚她的名字,提升了境界。馬利亞是如何從傷心的狀態,提升到認出主來呢?馬利亞如何真的「見到」主、認出主來?

論到「名字」,我在有關召命的課程裡也常有提及:你的名字代表你要做一個怎樣的人,跟你的召命有關。而在這段經文裡,為甚麼單單叫名就可以呢?關鍵究竟在哪裡?

分享6:
雖然經文沒有語氣,剛才默想的時候,我衷心感到耶穌說的「馬利亞」是溫柔的,是安慰的。

楊醫回應:
可惜文字未能表達語氣,但是,作者在16節已強調,馬利亞的回應是「用希伯來話說『拉波尼』」,經文棄用平常使用的書面語希臘文,而特別指明馬利亞用希伯來話說,有「原文筆錄」的意味。「拉波尼」是他們素常慣用的稱謂,雖然耶穌面貌有變,認不出來,但是一叫她的名字,就能認出來了。呼喚她的名字,使她重新肯定自己。

分享7:
耶穌問馬利亞「為甚麼哭?」,耶穌顯然知道她哭的原因,其實是馬利亞自己需要把她的需要、她在做的事情說出口嗎?就正如祂在以馬忤斯的路上,問門徒在做甚麼、討論甚麼一樣。

楊醫回應:
是的,神知道,祂卻想人都知道。 你以為知道的,並不是真知道,亦不是真需要。 神知道你「真正」的需要,神給你不一樣的東西。

分享8:
我留意到經文中「看見」跟「聽見」的對比、「聽見」帶來突破,有別我們一般著重「看」,這令我想到:假如今日耶穌叫我的名字,我能認得出來嗎?抑或看又看不見、聽又聽不出來?這令我反省我跟耶穌的關係,那是建立良久的關係,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認得出來的。

此外,經文提醒我,有沒有定睛在耶穌身上:14節顯示,馬利亞一直在到處找,她沒有定睛在耶穌身上。每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會心慌,嘗試到處找幫忙和答案,反而沒有定睛在耶穌身上。

楊醫回應:
是的,馬利亞一直在到處找,因此才需要「轉過身來」。這是一段用時間建立良久的關係,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認出來的。耶穌一直在呼喚、要聽得出耶穌的呼喚(參約十,羊認得出牧羊人的聲音)。

關係貴乎信任,屍體則代表一些「捉得到、摸得著」的東西。17節的「摸」,原文意思是「捉」和「纏住」──其實真正而活生生的關係,是不用「捉」的,它超越我們的既定框框。這就是復活的真義。

分享9:
8節提到的「看見就信了」,這「信」是狹義的信(信馬利亞)?是當時看見就信了,抑或是作者撰寫經文時才後補的?

楊醫回應:
整卷約翰福音都有「xx就信了」的語句,「信」是一個過程。現時看見的,只是環境證據,是踏上信的第一步,這不是「這一刻不信,下一刻立即信」的問題。

我們現在的救恩觀念,同樣太強調一次得救,而救恩其實是線性的。

究竟約翰信甚麼?更重要的是,約翰究竟見到甚麼?約翰小心翼翼地交待此事,因為他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約廿一)。作者約翰寫得十分詳細,細麻布是科學鑑證的證據,第5、6、7節提到細麻布「捲著放在一邊」,他看到這個,就信了。那大概是捲著、呈人形,裡面卻中空(有如一個中空的木乃伊)的模樣。有別已掌握一切神學論述的我們,對當時的門徒來說,「身體復活」究竟代表甚麼意思呢?因此,約翰雖然不是真正的明白,他已經是最敏銳、算明白得最多的一個。他是第一個開始信的人。

反省:現今世代處於一片失落之中,也許我們需要讓耶穌問問我們:你要甚麼?怎樣做才不致失落?讓我們學效約翰,看清楚一點;與此同時,我們需要追求新的境界,我們想要的,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打破我們的框框/既定想法,一如馬利亞衝破她的哀傷和失落,她需要的並不是要見到耶穌的屍體;以及門徒打破他們對復活的既有想法。復活其實有無限可能性,是我們怎也想像不了的地步,打開很多新的可能性。

分享10:
門徒跟馬利亞的分別,就是沒有執意要找屍體之別嗎?

楊醫回應:
有可能,也可能是源於被通緝,唯有向現實低頭,也有可能就只是在等。他們唯有等耶穌的主動,這無關他們的信心。

讓我們在此比較一下,「信心」和「盼望」的不同:

「信心」是確切的、不會動搖的。無關結果,是關乎信心的對象;

「盼望」是不確切的,正確點來說,是不需要肯定,而結果可以是想像以外的。例如我肯定會在天堂佔一席位,然而我卻不知道天堂是甚麼樣子的,那有無限個可能性、不能完全明白。即或給你看到了,也不能用日光之下的文字來形容(參啟示錄)。因此,我們不用掌握所有的細節如何如何──只要我們有盼望,就可以了。

分享11:
耶穌為何叫馬利亞(17節)做見證告訴門徒?

楊醫回應:
經文並沒有解釋,因此我們只能估計:按當時的背景,只有男人才可以在法院作見證(猶太人信不過女人作見證),因此,耶穌的指示是超越了當時社會的一貫做法。這是耶穌給門徒機會,讓他們試著去信。

參約廿24至29節,把這段經文跟多馬的經歷比較,更見清晰:耶穌是給多馬機會,讓他未看見就信就好。

整理:吳潔儀
經文默想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