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梓。神的國和義。鹽和光
主耶穌教導,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我們需用的東西都要加給我們了。(太 6:33)
當我們面對實在的需要時,怎樣可以先求神的國和義,而將自己的需要排後呢?主禱文亦都要我們首先願神的國降臨,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然後才祈求我們日用的飲食…
神的國和義,頗深奧和抽象,在系統神學,有很深長的論述,但作為普通基督徒,實在不容易理解和應用。求了神的國和義,怎樣解決我們需用的東西呢?兩者是否有因果關係?這是神學的問題還是哲學邏輯的問題?
最近,我與團契小組遊覧西貢的鹽田梓,無意間,得著啟蒙。
原來鹽田梓是香港唯一沒有廟宇的客家村莊小島,因為1864年意大利神父S.Volonteri 和G.Origo來到這宣教,先是村的望族陳氏家族信主,10年後全村人領洗信主,興建聖堂和學校,奉聖若瑟為主保。所以,這只見於1890年建立的聖若瑟教堂(2004年復修了)。神的國就在這小島降臨,聖若瑟堂,成為香港天主教發祥地。這村莊更有「教友村」稱號,每年舉辦的主保瞻禮,曾吸引了不少村民、信徒、及遊人參加,神的義便被廣傳。
我們進入聖若瑟堂,巧見旅遊事務局舉辦的兒童歌劇「鹽和光」表演,正是講鹽田梓的歷史,其中一段是村民努力耕種,經常被海水淹沒農田而失收,因為小島的海拔低,漲潮時,海水淹沒大片平地,退潮時,風吹日曬,片地是鹽,神父具見識,便勸導村民改耕地為製鹽的田地,發展製鹽業。在昔日沒有雪櫃的年代,用鹽來醃製和保存食物,是必需的,並且以體力勞動為主的普羅大眾,鹽亦是身體必需的物質,可見鹽產是當時的珍貴資源。村民從事製鹽業,將出產售賣到西貢和鄰近地區,終於解決這個小島村莊的生計難題。
所以這小島名為鹽田梓(「梓」的客家話,近廣東話的「仔」),而同時聖若瑟教堂和「教友村」亦為神作鹽作光。
這典故正是簡單地說,先有神的國和義,村民需用的東西便加給他們了。
真理當然不是那麼簡單。從另一角度看,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義,將優次序放在神處,倒空自己,經歷神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反而在意想不到的人或事上面得著辦法,得著我們需用的東西,正如耶穌說:「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太 6:32 )
有時我們太專注於自己的一些難題,想不出最好的處理辦法,倒不如放下心思,將注意力放在神的事上,眼界不局限於自己的事上,反而靈感湧現,心思超越既有的框框,創意便這樣成就。
聖經多番教導我們不要憂慮,將重擔卸給神,因為我們活着,不是單靠食物,而是靠神的話語,讓我們時常藉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尋求神的國和義,求祂的心意,不是倚靠自己的力量,更不是藉禱告來成就自己的利益和心意。
然而,再進另一個層面來看,在神的永恆國度裏,這屬世只是一點時空,若我們眼光放遠在祂身上,仰望呼求祂,心思意念轉向祂,心中的糾結便淡化,眼前的困惑也會轉化,「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4:18 )
何俊雄
出版行政總監及職場培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