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

A Smart Coach—“受” “授”關係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以賽亞書五十章四節

教練的角色就有如有一個受教者,在進行面談時能虛心地傾聽著求助者的說話,細意地了解著他們每句說話的內容、意思和情感。

當求助者向教練訴說他們目前的景況、際遇和困難時,他們很可能期望著一個直接明確的答案,幫助他們解決眼前的問題。作為教練的卻要時刻緊記,我們的責任是要幫助求助者,在面談時能夠自發性地通過談話來試圖尋找解決方案。這方案不單要適合他們,還需要他們願意和有能力執行的,因此,教練需與求助者共同合作,因應實際情況,對解決方案的箇中利弊,一一進行分析和舉證。

然而,理性的邏輯推論雖然可以幫助求助者掌握踏出下一步的各種可能性,但求助者是否具備心力和意願來克服執行時的真實困難,與及勝過心中的惶恐和軟弱仍是關鍵,這時候,教練對求助者的鼓勵、引領和具體方法的指導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有些時候就算方法確實可行,求助者亦早有心理準備克服困難,如何把握適當的時機,或在不同的階段獲取所需的資源,正是教練提供指引的地方。甚或,當問題超越求助者和教練的經驗和知識範圍時,教練便有義務為求助者尋找或推薦能更有效處理問題的專業人士或其他資源。

在與求助者的互動過程中,教練的角色會因應需要而有所變化,其中可能包括作為導師、激勵者、導航員、紀律員、協作員、情報員和警示員等角色。解決方案的最終決定是求助者個人的選擇,教練的責任則在於提供其已知最適當和可行的信息給與求助者參考,並於得到求助者的同意後,盡力支持他們努力執行。

胡志麟(Eddy Wu)
CoachMaster 公司創辦人及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