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倫理

重「虛」輕「實」、揚「短」抑「長」──再論當今職場倫理的大挑戰

「職場/市雜,是一個經濟空間,那裡進行日常生活的物質交換〈包括勞力〉,所以職場神學就是關乎物質交換的神學反省。物質交換,就是最基本倫理實踐,所以舊約律法有關乎經濟活動的規訓。」〈註1〉──古斌

在2005年,筆者應香港畢業生基督徒團契(GCF)及四川明道的邀請,分別在兩個聚會分享以上題目。當時,筆者嘗試以安隆公司(Enron)由興起至覆亡的經過,探討去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由科網泡沫帶動的企業文化及職場價值,由「實」〈實業〉變「虛」〈財技〉、由「長」〈長線投資〉變「短」〈短線炒賣〉所引起種種的倫理問題。

科網泡沫形成背後,投資者、創業者、管理者各方面都當負上責任。投資者不切實際地期望高回報,創業者借勢大炒概念,藉上市套現,可謂「大撈一筆上岸」;而管理層則粉飾帳目、誇大盈利來瞞天過海。這些互動、供求關係都在安隆、環球通訊(Worldcom)、北電(Nortel)、美國國際集團(AIG)等企業醜聞暴露出來。

2008年金融海嘯事實上也是如出一轍。所不同的是投資銀行藉高借貸貢桿〈high leverage〉及資產証劵化〈asset securitization〉將有毒債券賣遍全球,遺害更深更廣更大〈註2〉。在兩次經濟泡沫當中,買賣雙方都在「買賣theme、買賣dream、買賣story」,而從中有人玩弄財技,製造錯誤估價/價值錯配(mis-valuation/mis-pricing),在圖表與增長(graph & growth)的包裝下,進行掠奪(grab & go)。促成經濟泡沫的參予者,他們背後價值是一致的─就是追求即時滿足〈instant gratification〉。

相對而言,那些從事實業、勤懇工作的朋友們,他們要用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可能」累積一點點財富,他們所奉行的一些傳統價值如勤勞、忍耐、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等,在當今泡沫經濟、泡沫職場大格局下,變得沒有叫座力,甚至顯得荒謬、諷刺、荒涼。

當科網泡沫爆破後,前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Greenspan)不斷降低利率、放鬆銀根,製造資產泡沫來挽救經濟,種下今次由次按危機所引起金融海嘯。而今次泡沫爆破後,眾所周知,現任主席伯南克(Bernanke)更青出藍,實行貨幣寬鬆政策,製造另一個資產泡沫,大量印發鈔票,令資產價格提升,使毒產不毒。看來,當今以美國為首的環球經濟,始終對“泡沫”情有獨鍾、不離不棄,甚或如痴如醉。金融海嘯過後,市場靜待下一個泡沫,繼續其非理性的亢奮。有求必有供,銀行家、創業家、管理人將繼續大賣「故事、主題、夢想」(story、theme & dream),製造虛假繁榮。泡沫──非理性亢奮──爆破,週而復始,循環不息。

那麼,游走於跟泡沫經濟共生之職場,每天浸淫在虛浮、短視、追求即時滿足的氛圍,基督徒有話可說嗎?筆者功力所限,無法提供完美答案;但筆者嘗試以一位從事股票買賣的弟兄的真實經歷來回應,Andrew分別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破前夕,他引用挪亞方舟故事為喻,不斷勸告他的客戶、朋友、同事撤離股票市場,結果是他自己兩次都能倖免於難,然而,他絕大部分的客戶、朋友、同事都寧願亢奮到底,最終被「洪水」淹沒!

日光之下無新事,「泡沫──非理性亢奮──爆破」這惡性循環繼續運行,挪亞方舟故事一如既往歷久常新,帶給我們甚麼啓示呢?

註1:古斌,職場神學─未有的起點、過早的當選,時代廣場,2004年8月13日

註2:馬家和,靜觀潮退—對環球信貸危機的一些另類反思,信報經濟月刊,2009年5月

林建國(資深企管人)

 

本文刊載於:HKPES《職報》六.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