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見證

「食」文化設計舵手James Lo

上帝是最好的designer,祂設計的時候,會有最好的方向,有自己的目的。祂給不同的人有不同恩賜來體現自己的心志,最終成就祂的美意!

James出身於生意家族,二十年前已踏足中國大陸,開展他的設計生意,他服務範圍由室內設計至傢俱、建築、園林、禮品設計等等,業務遍佈英、美、加拿大、中東、非洲、日本以及其它亞洲地區,當然亦包括了中國。近年,受到太太和一位香港宣教士的影響而轉投了餐飲業,他以設計思維為藍本,構思可滿足身心靈的餐飲服務。

踏足新領域
過去多年的中國營商經驗,使他看見同胞的缺乏,回顧自己的熱忱、恩賜和經驗,加上情繫中國的心,他領受了在中國服侍的召命。於是,他回應上帝的感動,在事業上踏出新的一步──開拓餐飲業生意。

對於一個做了二十年設計生意的人轉投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James竟然說沒有多大困難。James解釋因為他的家庭和工作背景給予他很大的自由去實踐自己的理想。「始終是經營自己的生意,老闆的身份沒有那麼多掣肘,不用放棄許多東西。」有利的條件,還得具備James的恩賜──勇於開拓和衝鋒陷陣的性格,每當他發現有新的發展空間,便會積極找機會、找渠道,全心全意去把理念達成。

福音「食」中尋
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其實有跡可尋。James認識一位香港宣教士,他到了新彊,雖有一顆宣教心志,因為沒有身份,呆了一段日子,什麼也做不成,James覺得很可惜,並得到啟發,中國人「民以食為先」,他想起餐廳;餐廳除了食之外,更是一個建立關係的地方,「中國人最講關係,很多關係都是由食建立起來,邊吃邊談,事情便談攏了。福音也是可以這樣傳開去!」上帝早有預備,原來James的太太是國內人,在飲食行業有豐富經驗,這就造就了James的第二事業,他決定利用餐飲業生意作為他的事工平台。

James憑他的經驗,以創新的意念去經營一所專為民工而設的飯堂。例如一般的飯堂只是提供基本飯菜,沒有太多選擇,而他的飯堂就提供如美食廣場的運作模式作為賣點,讓客人(民工)有不同選擇,吸引他們光顧。身為一位設計師,他體會食物不單單只填飽肚子,也是一種享受,是上帝給我們的一份恩賜,民工離鄉別井到工廠打工,滿足他們吃的需要,正是給他們一份尊嚴的機會。

James認為傳福音不單只是講耶穌,更要關心全人的需要,所以在他經營的餐廳既是一個飯堂,也是一個活動中心,當中包括親子活動、婚禮、員工培訓等。藉着這些聯誼活動,讓民工和員工的身心靈均得著照顧和發展。James更期望飯堂日後能成為一所餐飲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培訓中心,好讓員工獲得受確認的專業資格,提高行業的專業性。

經營宣教文化
在管理上,作為一個基督徒老闆,飯堂雖然有它的使命,但James明白請一個員工是要他踏實地工作,而不是去傳福音。因為以往的失敗經驗,在工作上的界線James分得很清楚,「當時我自己在香港做生意,試過請一些基督徒去幫我做管理,但佢地的模式就將公司變做一個教會,中間出現很多問題,甚至乎也不知道怎樣分開公義和慈愛,以致我覺得,特別在國內,是應該把工作和傳福音分開。」不過James強調員工應有一份使命感(mission mind)── 不論是公司員工、客戶或者所接觸的人的靈命(信主與否)都需要關心,用行動體現出來,以生命影響生命,是公司要傳遞的文化價值。這豈不正是福音的核心 ── 道成肉身,工作者的行事為人就是福音信息的體現,工作和傳福音並非分開,反而兩全其美。

抄襲是內地不少商家的習慣,James會否擔心自己所創作的飯堂模式被跟風抄襲呢?James爽快地答道:「不擔心,反而更加開心,這個以關心人身心靈的生意模式,其他人願意抄的話,即代表別人的認同,和有更多人得到幫助及關心,只怕他們抄得不夠徹底。」豪情氣慨,盡在不言中。

回顧他走過的路,James確信上帝是他生命的總設計師,他的被造與設計,正正就是要履行現時的工作,現在他越走越覺得開心,越走越覺得興奮,越走越覺得與上帝的關係親近,越認定這是上帝為他鋪的路。「我想上帝做每一個人都有他不同的目的。上帝是最好的designer,祂設計的時候,會有最好的方向,有自己的目的。祂給不同的人有不同恩賜來成就上帝的計劃,不要少看自己的經歷!」

採訪:Leo
整理:馮士良

 

本文刊載於:HKPES《職赧》三.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