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倫理

利字當頭?

扎鐵工人爭薪事件擾攘多時,終於塵埃落定,但對於扎鐵工人而言,只可說是慘烈地接受,最終商會只同意把日薪調整至$860及每日八小時工作的條件,雙方草草收場。可是誠如勞工事務局局長所言,事件非如一般工運,並不尋常。整件事件突顯社會隱藏戾氣,尤其當經濟蓬勃發展,不少工種獲得不同程度的調薪,加上生活開支有增無減,社會上卻有一些「弱勢社群」長期受壓,未能分享繁榮帶來的成果,一股沉澱已久的怨氣伺機爆發。隨之而來的,還有醫護、社福、教師等不同工種的訴求,對社會和諧發展當然沒有好處。

爭薪事件的背景是各大地產商年年坐擁厚利,以新鴻基地產為例,去年全年盈利達212億元,增長6.9%;信和置業去年盈利是63億元,上升4.2%。在談判膠著的一個月內,商會不斷傳達一個訊息,就是若答應工人訴求,將會引至其他工種的骨牌效應,最終承建商無利可圖,且會相繼倒閉。綜觀事件,究竟誰是真正受害者?誰無利可圖?是地產商、承建商,抑或是扎鐵工人呢?而真正的爭取對象又究竟應該是誰呢?…客觀的事實是一方利字當頭,一方並未因多勞而多得。

英國牧師Charles C. Colton 形容:「所得如同鞋子,太小則弄痛我們,太大則會絆倒我們。」

先說太大的鞋子怎樣絆倒我們。社會上的確有一小部份身居要職的打工皇帝,年薪以千萬計,但與此同時,在同一企業,一位「小薯」,其薪金可以是他們的百份之一,可能還需要兼職才能糊口,用Charles Colton 的術語,鞋子並不合腳。Colton 的鞋子比喻提供關於薪俸的基本洞見:「跟人性尊嚴相稱的員工薪俸,是人性發展和社群的一個很重要的組織條件。」

正如扎鐵工人的遭遇,在過去十年,薪金沒有隨經濟復甦而增加,甚至減少,便出現工人們集體「夾腳」的現象;加上眼見憑藉建築地產業而暴富的權貴,賺得超高的薪水和紅利,扎鐵工人便感受到個人的「絆倒」,則怨懟、譏諷、憎恨油然而生。

是的,任何補償條件,不能脫離群體公義及合理性的考慮。新約聖經中,雅各譴責那些尅扣薪水的僱主:「工人給你們收割莊稼,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這工錢有聲音呼叫,並且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雅各書五章4節》。虧欠工錢的理解可以是動態的,即低於經濟成果的預期,或少於行業性類同工種的待遇。

舊約聖經中更具體地描繪那些吃盡油脂,肚滿腸肥的「惡牧人」如何置群羊福祉於不顧,跟隨他的群羊成為瘦弱無助的一群,散走於山間《以西結書三十四章3至6節》。繁榮背後的香港,此現象還是隨處可見,時有看見酒樓老闆、證劵行東主一夜拉閘,員工的欠薪推到政府基金去,過了不久,換過招牌,又「捲土重來」。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說,一個家庭的薪水顯示「整個社經體系的公義」,是社會經濟體系公平性的檢驗試劑。從人性公義及好牧人的角度,我們會問:「員工是否得到他們所需要?」、「他們是否獲得與其貢獻相當的薪酬?」以及「僱主付出員工應得的工資後,是否仍有競爭力?」若能從上述三方面看工資的釐定,任何談判都是「有得傾」的,社會亦會更和諧。

司徒永富
樹仁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系主任
鴻福堂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