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牧養

我慾我念無自由

兼修生活

現代人對慾念這個觀念不太認識,只從心理學角度作簡單分析,也想迴避談論因被慾念綑綁而失去自由的問題,有時還欺騙自己並享受陷在慾念中之樂,所以現代人很少深入意識及談論慾念。但如果我們回顧三至六世紀的沙漠教父時期歷史,當沙漠教父在沙漠中過隱修生活時,以為遠離人群便好,但卻發現很多慾念從自己肉體及內裡湧現出來,襲擊他們、折磿他們,要與內心的慾念之火不斷搏鬥,發現慾念不單是一個心理或情緒層面問題,背後更有一種力量驅使我們去滿足一些隱藏著和未被滿足的渴求,更是一個靈性問題,需要用慾念省察的祈禱方法,進入內心的寧靜空間,在內心裡與神合一來轉化慾念,重獲自由。

回顧靈性操練歷史,靈性操練的鼻祖,四世紀沙漠教父伊域格屈斯(Evangrius of Ponticus, 345-399 AD)把人的慾念劃分為八種致命的意念,分別是貪食、貪色、貪錢、憤怒、憂愁、泠淡、虛榮、驕傲,同時期的約翰卡西安(John Cassian 360-435AD)生於東歐,在中東沙漠隱修十多年,是第一個把東方沙漠教父的訓導有系統地記錄下來而聞名,並把東方修道的實踐經驗帶回西方教會的西方修士,他在《會談錄》說「當思想冒出頭來,我們就要尋找它的原因和動機。按照它們的來源,和動機的好壞,決定取捨。」「思想冒出頭來」指內裡被攪動的慾念,就是我們犯罪的意向,因為慾念驅動我們的行為,而我們所思、所渴望、所行、所為,將引致我們的身、心、靈是否更加整合或是趨於分割,或者是與神和人更加連結或是疏離。對古代沙漠修士而言,面對各種慾念是一個重要主題,是向內走向神的路上,他們必會碰上包圍著自己內心的一層黑暗慾念。到六世紀,聖大貴格利(St. Gregory of the Great, 540-604 AD)把人類的罪根歸納為7宗罪,成為西方教會談論人罪性最根本的說法。這八種慾念也稱作八種偏情,人有慾念是正常的,本身沒有好與壞,但因為罪的緣故,一些過份的需要或渴求使人對情慾有所偏執、剛愎自用、放縱,當我們把慾念偏離了正向的發展,渴求太過份,就變成了主宰和控制我們的偏情,使我們失去自由。到中世紀,慾念省察祈禱已成為修道院內重要的祈禱操練之一,到今天,慾念省察已經非修道院獨家的祈禱操練,而是很多平信徒學習並常常操練的一種默禱方法。

綜合和歸納沙漠教父的教導,操練慾念省察祈禱的目的,不是要壓抑或排除這些慾念,而在於面對及轉化它們。慾念使我們動起來行動去滿足內裡未被滿足的渴求,是一種能量來源,如果把它們排除掉,我們也會缺乏能量,實在,人也無能為力排除或抑壓慾念,它們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如果慾念不被轉化,也能主宰、控制我們,因此,關鍵在於如何在慾念省察祈禱中察覺、發現隱藏在慾念背後未被滿足的渴求或傷口,我們便可以從它們身上吸取正面的力量。所以,慾念省察有五個重要的元素,第一個是察覺(Aware),我們要在安靜中察覺到自己內裡有什麼慾念,不須要判斷這些慾念,只須要細察它們。第二個是發現(Discover),在安靜中繼續思索去發現這些慾念背後有什麼未被滿足的渴求、過去的傷口、動機。第三個是行動或決定(Action),將這些渴求、傷口、動機擺在神的面前,祈求聖靈幫助,以主耶穌的慈愛滿足這些未被滿足的渴求,醫治及光照這些傷口,在受到主耶穌的慈愛為激勵下,決定立志以實際行動去改善自己的思想或行為,回歸向神,與主合一,並願意不斷鞏固(Reinforce)這些正面的決定或改善行動(第四個元素),最終這些慾念才能被看透、掌握、轉化。還有第五個元素是聖靈(Holy Spirit),在整個慾念省察祈禱的過程,我們都要打開心靈,邀請聖靈在我們心中動工,幫助我們看透慾念背後的動機和未被滿足的渴求,激勵我們決定或採取行動。所以,轉化慾念的五個重要元素可以被歸納為這個方程式Desire Transformation = (ADAR) X HS:
Desire Transformation = (Aware + Discover + Action +Reinforce) X Holy Spirit
慾念轉化 =(察覺 + 發現 + 行動 + 鞏固)X 聖靈保守

HKPES直在推動一場「兼修生活」運動,在一些職場工作坊、講座、祈禱工作坊及退修營,教導職場信徒操練慾念省察祈禱,並推動他們在忙碌的生活中重建自己兼修生活的韻律,把祈禱與工作有節奏地交織於每日的忙亂生活之中,定期退修,也應用這轉化程式幫助他們轉化慾念,得到很好的效果及回饋,希望將來可以繼續把這方法廣傳出去,讓更多信徒可以被祝福和造就,不再被繁忙的生活主宰,不再被慾念所捆綁,在主裡享受真正的自由,常常得息得力。

林保照
HKPES總幹事

 

本文刊載於:HKPES《職報》十二.2021